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博览

空军建军60年飞行表演难度高于国庆阅兵

  11月3日上午,京郊某机场,八一飞行表演队的4架歼―10战机以三机编队和单机跟进的方式先后起飞,连续12个特技飞行动作,充分展示了战机的优越性能和飞行员的精湛技能。 

  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组建47年来,先后完成了338次迎宾表演和专机护航任务,被誉为“蓝天仪仗队”。飞行表演主要在低空、超低空进行,具有队形密、高度低、间隔小、动作流畅惊险、节奏明快等特点。

  空军跳伞运动大队在国内外跳伞比赛中共获得251项冠军、夺得610块金牌,先后8次打破世界纪录,29次打破全国纪录。表演包括“彩虹当空”、“欢庆盛典”等项目。

  

  飞行难度,高于国庆阅兵

  “此次表演飞行,难度高于一个多月前举行的国庆阅兵。”八一表演队所在空军航空兵某师师长严锋介绍,阅兵和飞行表演不同,两者训练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内容。 

  阅兵式上,歼—10编队飞行间距较大,主要要求准时到达,难度较低,安全上没有更多的风险。而表演飞行中,两架飞机之间高度相隔1米,其距离却是负数,从地面上看,后面飞机机头部已经“进入”了前机的尾部,这已达到美国“雷鸟”等先进国家飞行表演队的水平。歼—10在飞行表演中,动作比较急,动作量比较大。 

  此外,歼—10飞机比歼—7、歼—5等普通战斗机的载荷更大。严锋介绍,在加速度的情况下会导致飞机载荷大,载荷大时飞行员出现“灰视”,即大脑缺血,视角变得很小,“有时只能看到拳头这么大的范围”。有时会出现“黑视”,严重时会导致飞行员晕厥。 

  在低速平飞的状态下,飞机将以最低速度200公里/小时飞行,基本属于“漂浮”状态,而飞机仰角为27度,气流进气不稳定,很容易造成停车,只能靠控制油门通过发动机的推力来调整飞机“向上”的状态。 

  

  看点:歼—10登场,歼—7谢幕

  此次空军60周年飞行表演,是歼—7作为表演机的最后一次亮相。 

  严锋介绍,此次飞行表演的最大看点将是二三代战斗机的同场竞技,这在中国的飞行表演史上也是首次。歼—7在此次展示后,将退出表演机的行列,而八一表演队将全面换装歼—10。“这将是歼—7表演队的绝版亮相”。 

  严锋非常遗憾地说,歼—7飞行表演队经历了非常不容易的过程,有流血有牺牲。他说,作为米格21的模仿机,能飞到现在的水平非常不容易,歼—7飞行员已经将飞行发挥到了最好的水平,也得到了外国同行的认可。 

  空军60周年表演飞行后,歼—7将不会再用于飞行表演,16名飞行员也将或转飞改装歼—10,或者转为战斗机飞行员。

  

  天气问题是表演最大的困难

  空中飞行和跳伞表演正式表演将在11月8日或9日、11月12日举行。

  八一跳伞大队大队长黄鸣说,11月8日或9日的正式演出,究竟是哪一天,要根据天气情况确定。这次正式表演邀请的观众有各国的武官。11月12日主要对公众表演。

  严锋告诉记者,在此次飞行表演中,天气问题是他们遇到的最大困难,依照天气情况,每次表演都会有3套方案。 

  首先是全套方案。如果云体高在3000米以上,可见度在8公里,那将按照全套方案歼—7和歼—10同时出动完成全套动作。 

  如果云体高在1300到1500米以上,可见度在6公里,由于歼—7的转弯半径比较大,歼—7将不会飞,而歼—10可以完成飞行。 

  如果云体高1000米,可见度在4公里,歼—10的机群动作也不好做,那就只有歼—7的单机表演。

  据《人民日报》


浙江老年报 博览 00004 空军建军60年飞行表演难度高于国庆阅兵 2009-11-06 48256F6C0020256848257664002313C7 2 2009年11月0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