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为生命护航的人
——记上海振国医院院长 王振国
(一)发挥我国特有的中西医结合方法
“如果治疗肿瘤的手段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大于肿瘤本身的痛苦且不能提高生存的质量、延长生命,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我们应该发挥我国特有的中西医结合方法,去减少中晚期肿瘤患者的痛苦,并尽力帮助他们战胜疾病!”王振国如此认为和实践着此一宏愿。王振国慨叹道,“目前,对于肿瘤治疗一般是三板斧:手术、放疗、化疗;而后检查病人有无复发和转移,有则进行放化疗,没有就只好消极等待。”
(二)探求中西医结合新方法
“治疗要坚持个性化。临床治疗要根据患者个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治疗,既要辩证施治,又要论病而治。由于患者病理分型不同,基础体质不同,经济条件不同,所以在治疗过程中,根据同病不同人、同疗不同效的的治疗原则,倡导个性化治疗,对不同患者因人而异,通过提高针对性来达到强化治疗和康复效果的目地。中西医结合不仅能帮助很多病人解除痛苦,同时防治病灶复发、转移;还可以使晚期患者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早期和中期的患者,能手术就应该手术,术后根据肿瘤病理分型决定是否做放化疗;较敏感的需放化疗,不敏感或体质较差的不宜放化疗,这时可采用中医药治疗。一个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中,手术前。放化疗中和放化疗后所用的中药种类及其剂量,都是有根据和原则的。
独特的经历和思路激发的王振国的知识潜力,在传统中医药宝贵经验的基础上,独辟蹊径。
(三)构筑你我抗御病魔的长城
“肿瘤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特别需要别人多关心、鼓励和帮助,因此对患者要重视药物以外的人性化关爱,并通过‘话疗’帮助治疗。”
鉴于近年来我国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的情势,王振国多次在中央电视台为大众作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肿瘤防治科普讲座,亲自编写了《肿瘤防治与康复》等科普书籍,先后在各地举办2000余场报告会。由王振国发起,中国医学基金会、北京振国肿瘤研究中心等联合举办的“全国肿瘤防治‘千百万’工程”启动造福了许多肿瘤患者王振国因此向中国医学基金会捐资200万元作为肿瘤防治基金,用于全国肿瘤的防治、治疗、普查、宣传和救助活动。
他的事迹被拍成电视剧《生命之光》,已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了《雪飘无声》一书,在全国发行,此书真实记录和反映了王振国肿瘤药物研究和临床工作的经历。 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