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离职多年,但翟翕武每周总要有这么一两天,到省政府一号楼的一间专用办公室,看看文件,灵灵信息。近日,笔者如约来到这里,和他聊起解放初期经历的一些旧事。这位94岁的老人,腰杆笔直,思路清晰,60年前的风云岁月,在脑子里盛放得井井有条,从政、战争、进城、创业,不时会有一些鲜活的细节,穿越时光隧道,披着万里征尘跳到我们的面前。从他的叙述中,可以依稀看见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从赢得战争,到最终赢得国富民安。
南下浙江
说起那一把美式手枪和卡宾枪,翟翕武现在还有几分依恋。“很好的枪,孟良崮战役打掉国民党整编74师后,打扫战场时,在一名连长身上捡的。”
当时翟翕武是山东省沂南县(孟良崮原属沂南县后划归蒙阴县)县长,作为战利品,这把美式手枪和卡宾枪跟随了他好一段日子。“还有一支派克钢笔和一只望远镜。”
1949年,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全国战局发生重大变化,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屯兵长江以北,随时准备挥师南下,解放全中国。
在做好军事准备的同时,华东野战军七兵团政委谭启龙受命组建“浙江省准备委员会”,负责解放浙江后的全面接管工作。山东鲁中南区和渤海区党委为此调配了13个地委及40多个县区委的全套干部,随军南下浙江。
时年34岁的沂南县长翟翕武,也被选派南进。于是他带着沂南县的20多名干部,跟着鲁中南区党委书记霍士廉离开了山东解放区,随大军直奔江南。“临行前,上级要求我们把随身武器全部上缴,尽管挺不舍的,但还是把枪上缴,只背着被褥,带着几本书上路了。”
1949年4月初至5月2日,浙江省准备委员会研究了中共浙江省委和杭州军管会的组织结构,安排和讨论了随军南下干部的学习及工作分配问题,还编辑了《浙江省概况调查》等资料,为接管浙江做了各方面的准备。
“1949年4月23日,大军渡江,我们这些南下干部背着被子从镇江过来,走了十天,5月3日与部队一起进了杭州。在行军的路上,上级就一个县一个县地配干部,主要是书记、县长,一进了浙江就对号入座,我被分配到军管会搞经济工作。”
让翟老记忆深刻的是,进城后,富庶之地的杭州,并没有出现战后的破败混乱,“原来我们还想,进了杭州可能还要打仗,没想到都挺稳定的,一些工厂停工,但很快就恢复了生产。这主要是地下党事先做了大量稳定局面的工作,数十万工人、学生和市民在地下党的领导下,开展了护厂、护校、护路和保卫重要资产的斗争,比如水电就基本没有断,解放军纪律又好,老百姓心就安稳了。”
5月6日,中共浙江省委成立,谭震林任书记,谭启龙任副书记;次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杭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谭震林任主任,谭启龙和汪道涵为副主任。
“我被任命为杭州军管会工业部企业处处长,当时我们的办公地点在梅花碑的国民党省政府旧址。”翟翕武回忆说。
(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