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杭州小营街道的季阿姨,这些天正忙着和社区里的其他企退人员一起排练小组唱《东方红》,准备在党的生日这天登台表演。季阿姨已记不清自己是什么时候加入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只知道日子越过越滋润。
像季阿姨这样的企退人员,从操心企业效益的“单位人”变成生活无忧的“社会人”,在品质之城杭州,正充分享受着社会化管理服务带来的惬意。截至2009年5月,杭州市区企业退休人员达29.7万人,社会化管理服务率100%,其中移交社区管理的为28.9万人,社区管理率达97%。
平均养老金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
季阿姨从杭州无线电厂退休,退休后厂里效益不佳,工资只能2个月拿一次,医药费要分好几次报销,小病都忍着不敢去医院,更不要说体检了。现在她定期拿到了退休工资,到退休职工大学上上课,经常去喝个茶、唱个歌,别提多开心了。
据杭州市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09年1月,杭州市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每个月1480元,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同时,杭州市还通过财政补贴的办法,提高企退人员的各项生活待遇,比如发放生活补贴费、夏季清凉饮料费、节日慰问费,还有每月的基本生活品价格浮动补贴等等。另外,还组织开展两年一次的免费健康体检。
企退人员自管更有效
“2004年8月到2005年1月,我们有过一段很痛苦的经历。”杭州米市巷街道劳动保障站站长詹颖说。原来,从2004年开始,米市巷街道刚开始企退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当时大家都不了解不信任,很少人愿意加入,现在可不一样了。
詹颖介绍说,推行企退人员自我管理后,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无论是给大家发现金,还是发消费券,一个礼拜差不多就能完成,街道8670个企退人员一个都不会发错,而且对于80岁以上卧病在床的老人,还送钱送票上门。
目前,企退人员自管组织已经遍布杭城角角落落,已有7090个小组,自我服务骨干人员达到14606人,联络员614人。
大力开展“居家养老”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从今年4月份开始,万名企业退休老职工、老党员正陆续参观杭城新变化,亲身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市的巨大变化,活动将持续到12月底结束。这只是今年的活动之一,平时各区、街道社区都大力开展以“居家养老”为主要形式的助老助残服务,建立助老服务公益性岗位和站点,为高龄、孤寡、残疾、独居、特困老人提供人性化服务,如开办爱心食堂、提供送餐服务等。
通讯员 王健 记者 葛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