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在杭州市中医院眼科举办的大型义诊中,不少来看眼病的市民,纷纷抱怨自己的眼睛怎么越来越干了。
陈大妈今年70岁了,这10多年来一日三餐基本都是素食。可是最近一直感觉自己的眼睛干涩酸涨,总感得里面像进了什么东西,慢慢地晚上看东西也变得模糊起来,这几天眼睛更是肿胀得疼痛不堪。
经过检查,医生诊断陈大妈得的是干眼病。眼科主任王青介绍,干眼病多见于白领和“网虫”一族,他们处于长时间的电脑工作环境下,往往由于过于专注,用眼过度而造成眼睛分泌泪液减少,引发干眼病。但干眼病其实也常“青睐”老年人。这是因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睛里的泪腺逐渐萎缩老化,分泌的泪液日趋减少,遇到干燥的气候,很容易挥发掉,故老年人在春夏交替的季节更容易发生干眼病。
王青介绍说,有些老年人因为害怕患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富贵病”,不敢吃肉、蛋、奶等含脂肪的食物,而维生素A是润滑眼睛的重要物质,它需要溶解在脂肪中才能被身体吸收利用,吃油脂少的人,常因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干眼病。他奉劝老年人饮食不要太清淡,要吃些肉、蛋、奶、蔬菜、水果等,只要适量,不会引起高血压、冠心病等。
专家表示,干眼症状平时在家也能自测,如是否有眼部紧张、瞬目过多等情况,如有,就可能患干眼症。此外,眼部是否有发红(充血)、异物感、痒、过多水分、烧灼感、过多黏液、视物模糊、眼干酸涩等症状,如果以上症状较为严重,年龄超过50岁,也代表可能已患干眼症。此外,有甲状腺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青光眼病史的人群,以及经常使用抗充血药、降压药、激素、镇静剂和治胃溃疡药等药物的人群,要特别留意自己的眼部症状,因为他们患有干眼症的可能性也很大。
徐尤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