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央视主持人罗京因患淋巴癌去世,享年48岁;早前,33岁的青年演员李钰也因患淋巴癌辞世。医生说,淋巴癌发病率增高,与现代人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机会增多、环境污染加重以及心理压力大、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等都有关系。
●各年龄段都有可能得淋巴癌
“淋巴瘤可发生于各年龄阶段。”杭州市中医院肿瘤科主任黄挺说,恶性淋巴癌又称“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从儿童到老人都可能发生淋巴系统的肿瘤。”黄挺说,因为淋巴系统是人体很重要的免疫组织,但青壮年时期,淋巴系统处于一个非常活跃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出现肿瘤的病人相对多一些。
至于淋巴癌的病因,黄挺介绍,其病因比较复杂,仅能大概知道与人体防御系统缺陷、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
黄挺说,可以肯定的是,淋巴癌发病率逐渐增高,与现代人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的机会增多、环境污染加重以及心理压力大、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等都有关系。
心理压力过大、作息不规律也是淋巴瘤的发病诱因之一,长期精神紧张、熬夜等,都会造成人体免疫力的下降,会给病毒的入侵造成可乘之机,诱发淋巴瘤。
罗京生前就曾表示,自己“虽然干了这么多年,始终感到相当大的压力”,他用“如履薄冰”来形容自己每天的工作状态,尤其是在重大新闻发生的时候。
而李钰的经纪人也表示,李钰的工作压力也很大,很辛苦,曾有一次连续拍戏5天没睡觉。
●重视淋巴病变的早期信号
黄挺介绍,淋巴组织不同于肝脏等实体器官,其遍布全身各处,而且同血液系统和免疫系统密切相关。
“在咽炎、扁桃体发炎乃至口腔溃疡的时候,下颚、脖子上冒起的小包说明我们体内的淋巴在和侵入身体的病菌打架,它们是一种病症的反映。”黄挺把淋巴系统比喻成人体免疫系统最基础的防御,淋巴系统一旦出现问题,会引起很多并发症,引发颅脑、脑膜、颅神经或脊髓等脏器或系统连续性病变,导致死亡。
“淋巴癌的表现比较隐匿,不易被察觉。”黄挺说,淋巴瘤的早期症状与很多常见的“小毛病”非常类似,除了颈部、腋窝或腹股沟的淋巴核无痛肿胀外,还表现为发热、皮疹、盗汗、消瘦和疲劳以及全身瘙痒等症状,个人甚至医生都容易被蒙蔽,因此错过治疗良机。
虽然淋巴早期病变不易察觉,但重视一些早期信号可以防患于未然。
黄挺建议,个人对无明确原因的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尤其是脖颈、锁骨区域或腋窝、腹股沟部位;经一般抗炎治疗无效的“淋巴结结核”和“慢性淋巴结炎”;反复出现淋巴结肿大和发热;不明原因的长期低热或周期性发热,特别是伴有皮痒、多汗、消瘦,以及发现浅表淋巴结肿大等情况,需格外警惕患上淋巴瘤的可能性,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以免延误病情。
黄挺认为,淋巴癌并非绝症,即使是全身扩散的病人也有治疗的机会。临床根据患者的情况,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放疗、化疗以及骨髓移植等。其中,骨髓移植包括自提移植和异体移植两种。对于一些高危病人,根据需要采用骨髓移植,不仅能延长病人的存活期,还有希望能治愈。专家提醒,一旦发现不明原因的淋巴结肿大,或是突然出现发热、皮肤瘙痒、盗汗、消瘦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如果能早期发现,就可以大大提高治愈的希望。
●预防淋巴癌注意生活细节
黄挺说,要预防淋巴癌的发生,平时应注意生活细节,适当锻炼身体,饮食也要注意。多吃“粗、淡、杂、少、烂、素”食物。“粗”指的是粗粮、杂粮、粗纤维类食物;“淡”指少吃高脂肪、动物蛋白类食品,以天然清淡果蔬为宜,适当控制盐的摄入量;“杂”指食谱广杂;“少”指食物摄入的总量以及糖、蛋白质、脂肪的摄入量都应该有所节制,消化功能差的癌症患者可以每餐少食,适当加餐;“烂”指除新鲜水果、蔬菜外,其他食物都要煮烂、煮熟;“素”指新鲜蔬菜和水果,这些食物富含各种维生素。
●好习惯可预防淋巴癌
黄挺说,预防癌症,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人们应该常吃碱性食物,防止酸性废物的体内累积。
生活不规律的人,如果经常加夜班、熬夜打麻将上网等,都会加重自身的体质酸化,容易患淋巴癌。只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弱碱性体质,才能够使各种癌症疾病远离自己。
预防淋巴癌一定要戒烟限酒。压力是重要的癌症诱因,压力能够导致过劳体虚从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体内代谢紊乱,导致体内酸性物质的沉积。人们要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注意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
人们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每天坚持在阳光下运动,多出汗,可将体内酸性物质随汗液排出体外,避免形成酸性体质。最后,不要食用已经被污染的饮水、粮食、肉蛋、蔬菜,多吃有机食品,防止病从口入。 徐尤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