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乐活
3  4  
PDF 版
· 解读“天书”的耄耋老人
· 爷爷的一封来信
· 舞出一份好心情
· 莲藕木耳炖老鸭
· 中科牌 灵芝孢子油软胶囊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6月1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解读“天书”的耄耋老人
  今年87岁的王介南是富阳新登中学的离休教师,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他研究《洛书》20多年。9年前,他出版了《洛书宇宙模式图论》,最近又汇总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出版了《洛书·终极理论一个单独的公式》,去年5月,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北京、上海、南京的50多位学者,在杭州专门就此举办了研讨会。他用古老的《洛书》幻方作为数学模型,对现代自然科学的诸多成就作出《洛书》式的数学分析,又新增添了许多新的发现和内容,再次引起了国内外专家与学者的关注。

  

  “一本杂志决定了我和洛书结缘,这种缘分还将一直继续下去。”

  很多认识王介南的人说,王老师是个奇人: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考上了大学;当了一辈子的文史老师,退休后研究起了天文数理,还出了专著。

  一个浙大法律系毕业的文史老师怎么会研究起《洛书》呢?王老师回忆说:“1984年我刚离休,有天儿子拿来的一本《信使》杂志的《宇宙的形成》专辑,其中有一篇《生命的奥秘》一文竟然采用了我国2000年以前的一幅古画——伏羲.女娲人身蛇尾画,与英国爱丁堡天文台摄制的DNA双螺旋结构照片作比较,作者暗示他们两者之间有内在的联系。”

  看到这篇文章,王介南既兴奋又困惑,怀着一颗好奇心,王老师开始了他的追问探索之路。“一本杂志决定了我和洛书结缘,这种缘分还将一直继续下去。”

  王介南的探索之路走得并不轻松,20多年下来,他的睡眠几乎是零碎的,好像坐长途火车,想睡就睡,想到问题就马上起来记录。为了研究,他几乎每天都是凌晨四五点起床,开始研究。“我的退休生活是一种打破了规律的规律,虽然零碎但保证每天不少于9小时的睡眠时间,所以身体还能撑得住。”

  

  孜孜不倦,揭示《洛书》的数学之美

  “王介南先生试图将中国古老的《洛书》与现代自然科学联系起来,对宇宙学、粒子物理学和分子物理学等前沿领域的一些成功给出了自己的‘数字学’理解。”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董光壁教授考证发现,王介南研究的易学数字学包含了两个新的数学定理,即“差数定理”和“五次方定理”,前者可表述为“任意三个整数之间的三个差数,必定有一个为其余两个之和。”后者可表述为“任意一个整数的五次方,其个位数必与原数的个位数一致。”

  “《洛书》好比一座储藏量极富的金矿,我在这里发现,当代前沿学科——超弦理论的数学框架的实质,是我们中国古已有之的《河图》和《洛书》;当代粒子物理中的夸克与我们中国的八卦具同构性……”老人说,“我要继续挖掘这里的宝藏,让大家更多地发现《洛书》的‘美’。”

  老骥伏枥,老有所为。已是耄耋之年的王介南并没有停住探索的脚步,他充满信心地说,“未来的日子里,我还要在这条科学探索之路上走下去!”

  尤 琪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老年报 乐活 00004 解读“天书”的耄耋老人 2009-6-10 48256F6C00202568482575AE000CE57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