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每周二的下午,杭州海关的离退休干部们都聚在活动室,为杭州海关建关30周年准备合唱节目。
队伍里必然能看到杭州海关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郑贤华的身影,他主动协助单位同事做起了组织工作,而且每次排练总是提前到。
面对记者,他微笑着,好似同事们所说的那些故事并没有发生在他的身上。
“这辈子和海关都‘扯’不清了”
今年73周岁的郑贤华,退休后担任了中国海关学会上海分会副会长,为海关出谋划策。
他在海关大楼没有办公室,可是退休后的13年,每个星期至少有一两天他都会去海关大楼“上班”,带领大家学习文件,讨论科学发展观,献言献策,或者组织离退休干部搞活动。“我这辈子都和海关‘扯’不清了,老了也可以为海关做点实在的事。”
同事们都知道,郑贤华不是个“安于现状”的人。退休后,郑贤华任中国海关总署“三讲”巡视组组长,曾到昆明近2个月,指导当地海关开展“三讲”活动。
其实郑贤华已有帕金森的前期症状,当时手已颤抖,右脚走路忽高忽低,他全然不顾这些,把病痛都隐藏起来,继续工作。边境的走私案很多,海关与公安部门一起打击走私毒品,牺牲了好几个同志。“心里从未有过的沉重,回来后每次开会我都会提到这个事情,一定要记住他们是我们的英雄!”郑贤华说。
德高望重的老关长
“他的话,总是很有分量,有号召力和向心力。”这是杭州海关普遍流传着的对郑贤华的评价。
郑贤华原为杭州海关正厅级副关长,1996年退休,2002年,他又担任了杭州海关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夏天,海关在职人员发放降温费,有些退休的老同志就有些想不通:“是不是组织把我们忘记了,为什么我们没有呢?”
郑贤华耐心地给他们做工作:“大家都是过来人,很清楚在岗位上班很辛苦,夏天都汗流浃背,降温费是给他们的补贴。”一席话便令大家心悦诚服。大家都说,只要德高望重的老关长一出马,一般都可以搞定。
“不合格”的父亲和丈夫
郑贤华的大女儿原本在铅笔厂工作,一闻到油漆味就犯头痛病,有家外贸公司老总不知道怎么打听到这个情况,主动想为郑贤华女儿解决一下工作问题,遭到了他的断然谢绝。
一直以来老伴的肝脏不好,2002年5月查出已是肝癌晚期。郑贤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总认为自己不是合格的丈夫,只顾工作忘了家庭,原本想退休后对老伴做些补偿,享受天伦之乐,这关头却迎来噩耗。
当时,医院也确诊了他的帕金森症。那些日子,郑贤华寸步不离老伴,鼓励她与病魔作斗争,无微不至地照顾她。2002年10月,老伴撒手人寰。
“同事们都非常敬重老关长,我们想在住院费方面理应对他有所照顾,可是老关长再三强调不能花公家一分钱。”负责医疗的同事说,一料理完老伴的后事,郑贤华便把之前单位垫上的1万多元床位费,分文不差地送过来。
心里总装着别人
2008年初,我国大范围都受到了雪灾的侵袭,郑贤华守在电视机前关注相关消息。他再也坐不住了,身揣500块钱出门了。当时郑贤华的帕金森症非常严重,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的,独自一人拄着拐杖慢慢从曙光路走到海关大楼,足足花了半个小时。
“500块钱算不上什么,可是能让灾区人民知道,我们会和他们一起共度难关!”当郑贤华气喘吁吁地从怀里掏出这500块钱,颤颤巍巍地交到同事手中时,大家都被感动了。这个时候,杭州海关的捐款都还没有启动,更没有要求离退休干部参与这次捐款行动。
记者 葛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