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高科技发展的时代,要求方方面面都要创新,以适应和跟上时代的步伐,书法亦然。
笔者以为,对于目前各种敢于创新的精神,都是值得称赞和敬佩的,它可以给人们提供进行各种创新的启示。因此,对于书法创新中出现的一些不能理解的现象,亦应该持宽容的态度,而不应该过分加以指责。如何创新?笔者认为:
一是要保持平衡的心态,防止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思想;
二是创新不能离开汉字,要围绕汉字(做文章)转;
三是要循序渐进,实践证明,书家的技艺都是靠年长日久经验积淀而成,决不可能一蹴而就成为书法大家;
四是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中国传统书法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优秀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不能离开了这个基础搞创新。
事实上创新不是件容易事,不是想创新就能创新的。事物发展有它的必然性,而书法艺术有其特殊性,有其自己的轨迹。既不能悲观失望,又不能急于求成。天长日久的磨炼一定会有个飞跃。成熟了,创新亦在其中。但是这个成熟是要有基础和功底的。书圣王羲之和张旭、怀素、颜真卿、米芾等古代书法大家的创新,都有相当长的探索过程的。至于创新是否成功,要经过群众的认可和历史的检验,不成功的创新,只能像肥皂泡沫,不摧即逝,或是昙花一现,不能持久,自生自灭。
笔者认为中国书法是用笔、墨通过人的手写在纸上(包括其它可以书写的对象)的汉字或由汉字组合的篇章。这是书法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而决不是拼拼凑凑、五颜六色,工艺或工匠的技巧和其它材料的组合所能代替的。离开了手的书写的各种表演,只能算是一种演技。“世上无物非草书”,其表现形式,只能通过抽象和升华的形式,融入到书法艺术中来,而绝不是其它的途径。 吕正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