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要闻
4  
PDF 版
· 一个好钳工,也能闯出一番天地
· 省老年服务业协会
组织学习食品安全法
· 互相欣赏
共同提高
· 庭院改善,最享福的是老年人
· 石家庄启动全民读书活动
· 天津“五老”争做网吧志愿者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9年6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一个好钳工,也能闯出一番天地
——访全国劳模胡绍栋
  今年80岁的胡绍栋一直有个愿望:去一些大型的现代化制造业工厂参观。

  “退休前,我就是搞设备安装的。这个行业,因为机械自动化,变化那个大呀。”他说,“我是1990年退休的,最近这些年,发展速度实在太快了。但凡工业设备,都是精密度很高的机器,整台设备,直接从生产厂家买来就能用,操作也都是机械化。”

  胡绍栋那个年代可不同。以前,工业设备都是在厂里加工好部件后,运到施工现场来组装的。老胡干的,就是设备安装。

  从省开元安装集团退休的胡绍栋,是个高级钳工。“我从小就喜欢拆拆弄弄,上班后成了上海的一名技术工人。”他说,“那时候,新中国成立之初,公司安排我们上夜校‘充电’,老师都是从同济大学来的。我们学习起来那个拼命啊,工业制图、设计、机械原理,都是那个时候打下的基础。”

  有了这个基础,后来胡绍栋在“技术革新与革命”的运动中很是“露”了一手,有了许多小发明,也由此评上了全国劳模。

  “那还是1954年,我们国家的‘一五’计划刚刚开始,全国在东北重工业基地搞基础建设,国家号召沿海工业发达地区的技术工人予以支援。”老胡说,“那时,我虽然已经有了孩子,但我还是热血沸腾地积极报了名,把老婆、孩子送回老家永康,就坐火车到东北去了。出发前,上海市主要领导还亲自给我们戴上大红花,送别场面很隆重。”

  作为高级钳工,胡绍栋被分配到建设部下属的一家专业管道公司工作。因为专管设备安装,所以他们就像部队里的工兵一样,居无定所,哪里有工业设备需要安装,他们就到哪里;设备安装好了,拎起背包就走。

  1954年底,胡绍栋还在哈尔滨一家军工厂做安装。“当时,我是管道加工厂的一名钳工。有时空下来,就配合管道工做做弯管。”他说,“那时候,做一个弯管全靠手工,需要大家事先在管子里装满沙子,管道在弯的时候才不会变形。”就这么个过程,大家又是凿又是锉的,很是费劲儿。当时已是7级钳工的胡绍栋,联合了另外两位同事,提出能不能搞个工具出来,让这个过程变得简单点?说干就干,在没有任何专家指导的情况下,他们自己搞设计并动手画出图纸,捣鼓了半年,一台“手摇破口机”诞生了!

  “虽然是个蛮土的设备,但在当时缺少电力的情况下,不仅保证了我们管道加工的质量,还大大提高了工效和劳动效率,并节省了大量人力。”今天说起这个,老胡依然充满自豪。

  稍后,他又一个人发明了“自动进刀”和“立式车床”。特别是后者,还是他利用旧设备中淘来的废料搞出的技术发明,不仅解决了大口径管子对接时接口容易漏的难题,还变废为宝,给国家节省了大量原材料呢。

  凭着这些“技术革新”,胡绍栋顺理成章地当上了1956年的全国劳模。“这些东西,现在都已被淘汰了,但当初也曾大张旗鼓地推广过。”老胡告诉记者,“这让我明白,别看我只是一个技术工人,但只要我努力了,也能闯出一番天地来。至今,我都是用这些自身的经历来教育子孙后辈的。”

  记 者 沈爱群

  通讯员 王玉生 高吉良

  

  人物档案:胡绍栋,80岁,1956年获全国劳模称号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老年报 要闻 00001 一个好钳工,也能闯出一番天地 2009-6-5 48256F6C00202568482575CA0019429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