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期间,义乌市连续发生8起冒充电信局工作人员进行电话诈骗的案件,涉案金额少则几千元多则数万元,给受害市民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此类案件涉及面广、传播速度极快,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有可能继续蔓延。警方提醒大家做好防范工作。
5月27日,家住义乌市江东街道篁园小区的王女士到义乌市公安局报案:有电话打来说其在外面装了电话,且电话欠费,还给了一个报警电话号码,结果被骗5万元人民币;5月29日中午,王某在商贸区一家五金店内被人打来电话称其电话欠费,后对方说其涉嫌跟一桩洗钱案有关,让其将银行的钱转到另外账号上,王某从网上银行将4万元钱汇到对方指定的账号上,后发现被骗;5月29日晚上,陈某报案称:在店里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说“其电话已欠费,有人盗用其银行账户”为由,骗走10万余元人民币。
警方分析,此类案件作案时间大多为下午以后;来电以00019开头的网络IP电话号码为主;诈骗对象以女性居多,特别是有一定积蓄的中老年人。诈骗手段是多名男女犯罪嫌疑人分别扮演电信部门工作人员、公安局及检察院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电话欠费、市话被盗打、银行卡密码被盗、涉嫌洗钱、金融诈骗”等为由,设置连续诈骗陷阱,骗取被害人的信任,诱使被害人“为避免更大损失”而将巨额现金存款划拨到其指定的账户上,利用具有迷惑性的“剧情”诱使受害人转款至嫌疑人账户。
警方要求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公众媒体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市民接到陌生电话时不要轻信,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与公安机关联系,进一步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杜绝同类案件的发生。各派出所及时向辖区内的银行、邮局等金融机构通报案情,建议并督促金融部门在办事大厅、ATM机上张贴预警提示信息,提醒广大群众在ATM上进行汇款和转账等操作过程中防止被骗。 陈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