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食品安全营养、孩子健康成长”。近日,省疾控中心副主任丁钢强就杭州市公布的60户家庭成员的实际膳食情况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丁钢强认为,居民的饮食结构还不够合理,各大类食物的食用量没有达到比较理想的平衡状态,主要问题有——
蔬菜水果类食物偏少
尤其是水果,人均食用量离推荐量差距较大,有近2/3的家庭水果吃得较少,而蔬菜虽然人均量达标,仍有近4成的家庭食用不足。
专家建议:此类食物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还含有能够抵抗疾病的植物化学物,而且蔬菜热量非常低,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利,应当多吃。
荤腥类食物比例不够均衡
禽畜类的人均食用量明显偏高,超过半数家庭均存在超过推荐量的现象,而鱼虾蟹贝类的食用量则相对较少,半数家庭存在食用不足的问题。
专家建议:应提倡“少吃地上走的,多吃水里游的”,调整两者的食用比例。
奶类、蛋类及豆制品类偏少
奶类食用偏少的现象尤为严重,人均食用量仅为74克左右,远低于指南推荐的300克的标准,即使每人每日200克的标准,仍然有近九成的家庭人均食用量不足,有不少人没有食用鲜奶或酸奶的习惯;而蛋类及豆类、坚果类也有超过半数家庭吃得较少,人均食用量也低于指南推荐值。
专家建议:每人每天喝一袋鲜奶或酸奶,一个中等大小鸡蛋,经常吃豆制品。
烹饪用油和调味品用量偏大
两者的人均用量均超过指南的推荐量,有超过2/3的家庭在烹饪时用油用盐过量,尤其是食盐更是明显高于人均6克的标准。
专家建议:长期高油、高盐的饮食习惯,会使得脂肪酸和钠摄入过量,容易导致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多发,应当注意严格控制用量,特别要注意酱油、鸡精、味精及豆瓣酱、辣酱等含盐量较多的调味品的使用。
老年人主食量超标,坚果类食用得少
调查中发现主食过量的以老年人为多,因为老年人体力活动较少,推荐的主食量已足够,过多摄入反而导致能量过剩转化为脂肪,不利于身体健康;此外,居民食用坚果(如核桃、瓜子、花生等)的不多,只有1/4的家庭有食用坚果的习惯。
专家建议:老年人主食量可适当减量;坚果富含优质蛋白、多种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是具有调节血脂、健脑功效的保健食品,应提倡适量食用。
施水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