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2版:闲趣
3  4  
PDF 版
· 我喜欢看来自五湖四海的笑脸
· 赏画趣谈
· 象棋用炮有学问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5月2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赏画趣谈
  字画能给人审美的愉悦,家中收藏几幅字画,闲时展开观赏一番,不失为是一种陶冶身心的雅举。

  赏画获趣,关键是要懂得欣赏。

  十多年前,杭州有位家底殷实、博学儒雅的许老先生,平时没什么嗜好,惟钟情于字画。有一次我应邀去他府上观赏他的藏品,一进门即令我眼界大开,但见几间宽敞的屋子里,挂满了各种字画,简直就是一个书画展。先生告诉我,他收藏的目的性十分明确,就是为了欣赏。欣赏字画成了老人晚年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老人欣赏字画的功夫也令人叫绝。面对一幅与自己的审美情趣相契合的佳作,他会静静地几个小时一动不动地看下去,整个身心都融入画的意境中,进入一个忘我的境界。当回过神来时,只感到浑身通泰,心情更是怡然自得。

  我也喜好不时收藏些字画。对于藏品作者名头的大小,我不太在意,只要作品好,又符合自己的审美口味,我便视若珍品。其实有些未成名画家的作品,欣赏价值未必就一定逊色于大家。我藏有一幅百岁老人岳石尘的五尺整幅《百雀图》。岳老先生虽算不上是艺坛巨挚,但出自他笔下的瓦雀,千姿百态、形神兼备、炉火纯青。这幅《百雀图》,更是先生创作生涯中不可多得的一幅精品。图中刚好一百只瓦雀,聚集在一棵老槐树上,或争鸣嬉闹,或空中打斗,或屈腿理毛,或刨土觅食,百姿百态,无一相同,将一个热闹的雀世界描绘得气象万千、淋漓尽致。好作品总是让你百看不厌。每有闲暇,我便关起书房门,沏上一杯香茗,独自展画细品,往往不知不觉中如历其境,如闻其声,心融画中,其趣无穷。

  字画欣赏的过程,其实也是与画家心灵交流的过程。如这幅《百雀图》,我与岳石尘老先生素昧平生,但通过他笔下这些欢快活泼、春风得意的瓦雀,我在心灵上已与画家相知相识,这是一个心胸旷达、乐观洒脱的老人!也有的画家由于所处时代和个人独特的经历,读他们的作品又是一种审美趣味。明朝王室的后裔八大山人,将对亡明的悲愤不甘和反清复明之志,尽情地倾注在笔墨中。他的花鸟画艺术价值很高,但所画的鸟几乎全是独腿支撑、白眼朝天,一派傲慢倔强、冷眼对世界的表情。满腹才情却一生潦倒的徐渭,同样将不得志的情绪饱融在笔墨中,富丽堂皇的牡丹、暗香浮动的梅花,到了他的笔下尽是珠光泪影,意境凄迷,令人感慨万千。不同画家的作品,都凝结着各自的才智和思想情感,我们在他们的作品中获得赏心悦目的艺术快感,也在作品中体会着画家的心态情绪而引起共鸣。艺术欣赏的魅力,正在于此。

  顾汉昌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老年报 闲趣 00012 赏画趣谈 2009-5-20 48256F6C00202568482575B4000247B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