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陈老,几天不见,今天打个电话来问候您一声。”“最近天气变化大,您老要注意身体哦!”在杭州市经委系统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经常看到工作人员在和老同志聊天“拉家常”。
“病床前、家门口、电话机旁,这一声声送给老同志的问候,是我们完善探询问候机制,拓宽为老服务‘快速通道’后出现的场景。”中心负责人说。
为1900多个老干部做好服务管理,是这个中心的主要工作。去年以来,中心开展了“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比贡献”活动,要求工作人员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亲情和孝心服务于老同志。为此,他们相继制定了《探询问候制》等多项制度,从而搭建起一个为老同志提供长效服务的平台。
中心负责人说:“这项制度涵盖了6个方面的内容,即:节日的祝福式探询问候;生病住院时的康复式探询问候;气候变化时的提醒式探询问候;集中活动后的跟踪式探询问候;对孤寡独居老同志的家常式探询问候以及老同志家庭困难时的排忧式探询问候。”
实践表明,通过工作人员与老同志这种面对面、心对心的交流互通,虽然仅仅是“聊聊天,拉拉家常,跑跑腿”的方式,但老同志们心里却感觉暖呼呼的。
据不完全统计,仅去年1年,中心的工作人员共开展各类探询问候超过上万人次。“虽然是一些‘小问候’,但它发挥的作用可大啦。”服务二处的张莲萍说,“它在为老同志排忧解难、排解孤独的同时,也为我们开辟了一条知晓老同志情况的快速通道。”离休干部章水成患有中风后遗症,行动十分不便,张莲萍就经常主动上门探询,嘘寒问暖。每逢中心组织会议,她都十分留心,会后,常常是章老人未到家,小张的探询电话已经先到了。对此,章水成感激之余,专门写信对她予以表扬。
记者 沈爱群 特约通讯员 戎国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