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这个周末,浙江展览馆有一场特殊的摄影展,主角是76岁的李子平。她不是摄影名家,但却是一个极其幸福的妈妈。因为,这场摄影展就是两个儿子为老爸老妈精心筹备的,为此家里的亲戚都从美国专程赶回来了。
从花鸟鱼虫到神态各异的人物,摄影展总共精选了90幅老妈、老爸合作的作品,从5月9日—12日上午9时至下午4时30分在浙江展览馆展出,有兴趣的朋友可前往参观。
母亲的军功章里有父亲的一半
办摄影展这个主意是2009年年夜饭上吃出来的。“我们特地把展览的时间定在了母亲节,就是要让母亲做主角。”儿子潘嘉晶说。
母亲李子平退休前是多医生,长期从事临床医学和教学工作。6年前,李子平在朋友的介绍下进了老年大学学摄影。老伴潘耀中买了一个美能达A1的相机送给她,表示支持。
第一次上完课,老师就要求回家做作业了。李子平急得不行,连相机怎么用都不晓得呢。曾长期从事过美术摄影和展览工作的潘耀中,自然成了李子平的贴身辅导员兼摄影助理员,便陪着李子平去杭州曲院风荷公园转了一下午。
从相机使用到取景、构图、用光,潘耀中手把手地教老伴,还承担了照片后期制作的任务。第一张照片“风儿”就这样出炉了,夕阳下垂柳摇曳着身姿。作品得到了老师的赞扬后,李子平学摄影的兴趣大增。“无论到哪里摄影,老爸自始至终都陪在老妈的身边。”儿子说,母亲从老年大学的初级班、专修班一直上到了研究生班,报刊杂志上发表了不少作品,只要一有活动,杂志社就会通知她前往拍照,俨然已成了“编外”记者,母亲的“军功章”里有父亲的一半。
为了荷尖上的蜻蜓差点中暑
李子平每次外出采风回来,潘耀中都会仔细整理,分好主题,电脑排版,题好开篇词,然后拿去印刷,装订成独一无二的照片集。荷花集、牡丹集、菊花集、竹子集、四季集等等,到现在积累下来,已经有厚厚的十几本了。
这一路走来,李子平对摄影简直到了发“痴”的地步。她一直想拍“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张照片,在现场架好三角架,弯着腰守候着。就这样在烈日下等了两三个小时,总算抢到了镜头,可是回家后就发烧中暑了。“拍照片拍得太忘我了,速效救心丸都不知道吃过几回了。”对此潘耀中颇有“怨言”。
李子平原来住在万安桥一带,当年毛主席来杭时,还挤进人堆握了一下毛主席铿锵有力的大手,至今回想起来依然激动。“万安桥原来是粪码头,又黑又臭,那时候说水脏都说‘和万安桥的水一样’。”可是现在,万安桥已是一片高楼大厦,水很清澈,还建起了花园,李子平有空就去那里拍照片。“杭州60年也是建国的60年,翻天覆地的变化啊,这都是记录的好题材。” 记者 葛辉 实习生 孙雯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