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盆景的用材:微型植物盆景的植株不宜超过10厘米(以植物出土部分计算),选择的植物材料,应具有叶小、干粗矮、适应性强、耐修剪、易造型、易栽培成活等特点,如六月雪、榔榆、雀梅、福建茶、雀舌栀子、小叶罗汉松、虎刺、瓜子黄杨、雀舌黄杨、珍珠黄杨、金雀、小石榴、小檗、小苏铁、小榕树、小凤尾竹、小菊、金弹子、平枝枸子、黑松、映山红、观音竹、矮干文竹、水杨梅等等。
微型盆景的用盆:微型盆景用盆较小,签筒盆口径一般应为4—5厘米,圆形盆或方形盆口径5厘米左右,浅口长方形或椭圆形盆口径一般在10厘米左右。
微型植物盆景,多采用古雅的紫砂盆或釉陶盆,盆的形状、深浅和色泽,应与栽种的植物材料在叶形、叶色以及花果的色彩上相协调,要与树木桩景的姿态密切配合。也可用生活器皿作盆,如烟灰缸、茶杯、小碗、鸟食罐等,但底部需钻孔,以利排水,否则易烂根。
微型盆景的制作:微型植物盆景的桩材来源,主要靠嫁接、扦插、分株、实生苗培育、野生小树桩的挖掘而获得,造型采用蟠扎、修剪、提根等方法,操作时要求认真仔细、精巧细腻,力求功力、运力得法,表现在枝条、主干上,使原本的小树、嫩枝呈现虬曲苍劲、气质沉着的“古老大树”之貌,使外表形式与内在气质很好结合。经过加工造型的桩材,宜先移栽于稍大的泥盆中培养,1—2年后再移栽于形状、大小、深浅和色泽适合的古雅小盆中定植,可提高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