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一走进杭州下城区天水街道武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楼,一股浓浓的中药味扑鼻而来。“这一层即是我们暂时开辟的中医馆,有中医骨伤科、中医妇科、中医内科等科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针灸、拔火罐、刮痧、熏洗等中医药治疗方法,在下城区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用推广,方便老百姓在家门口看病。从杭州市下城区卫生局了解到,今明两年将投资500万元,在文晖地区新建一个600-700平方米规模的“社区中医馆”,在天水、武林、东新地区各建一个规模不小于300平方米的“社区中医馆”,朝晖地区将建设400-500平方米的“社区中医馆”。而长庆街道古色古香的“中医药保健养生馆”已建成并投入运行,开馆没几天,中医门诊量就占到了整个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量的三分之一。今后,市民在社区医院里就能享受到专业的中医药治疗方法,拿到代加工好的膏方,还能得到专业的养生保健指导和治疗。
中医药是我国的宝贵财富,它“以人为本”的治疗理念深入人心。“建立社区中医馆,目的是让老百姓看病更方便一些,选择更多一点。”下城区卫生局负责人说。社区中医馆和省市级大医院建立联系,推出“1+8制度”,即一位社区医生的背后有8家大医院的医生做技术支持。据介绍,兴建“社区中医馆”,不需要尖端治疗设备,减免了过多辅助检查,且中草药费用较低,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一项有效举措。从中医药治疗方法的价目表上看到,拔火罐12元/次,敷贴5元/次,推拿从20元—40元不等。中医师通过望、闻、问、切的诊疗过程,加强了医患沟通,“我们提倡朋友式的关心和爱护,一些病人和医护人员非常熟悉。”天水街道武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顾唯恒说。这在75岁的冯大伯身上得到了证实,“我几乎每天来按摩,推拿医生技术好,服务非常热情。真希望周末也能来享受一下。”
中医进社区,居民对此赞不绝口。“看病方便,看病、划价、抓药都在一个楼层,不用我上上下下跑了。”88岁的章大妈说。在中医骨伤科室,姚伟成医生自制的活血化瘀膏被大家称为“神药”,腰痛、脖子痛、脚扭伤都能用。56岁的宋庆忠说:“姚医生的膏药非常有效,昨天我的脖子都转不过来,你看,今天已能活动自如了。” 张恬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