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与方老师聊天的两个多小时里,她一直在哭,非常伤心与悲愤。她一再地请记者转告女同胞的一句话:女人一定要自强,同时别忘记管住自己的钱,这样才能有机会掌握自己的命运。她认为,自己之所以如此失败,跟自己对婚姻付出和忍让过多有关。
编辑部的同事也为方老师的经历唏嘘不已,但她的婚姻不幸是否真的仅是她老公的行为失当,或是围城之中两人之间付出的不平衡么?我们不能不去想,这位上海女知青与“乡下汉”的结合是否从一开始便是一个错误?两人迥异的生长背景、教育情况、行为方式,特别是价值观的差异,对日子的反复折磨,是否才是悲剧发生的根源?
方老师当时匆匆下的结婚决定,让那些显而易见的差异被现实需要(“日子太苦,又没回城希望,不如找个人家安定”)挤压至隐形,当事人及旁观者全都熟视无睹。而一旦日子过到两个人日出日落间的柴米油盐,那些原先隐形的差异却一定如空气一般,放大、横亘于两人之间,让痛苦与矛盾无处遁形。
方老师当年的选择在当初那个特殊年代并不鲜见。我们很想知道,那些当年如方老师一般下乡插队并安家在农村的知青们,有没有与她相似的感叹和故事?我想你们之中,一定也有人以自己的智慧,从种种的差异中寻觅到幸福的生活!期待留乡知青来讲讲你们的故事。
情感电话:0571-85310865
情感邮箱:lnb@z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