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要闻
4  
PDF 版
· 说出心里话 真是不容易
· 钱江报系
全新改版
· 金华有家慈善食堂
· 规范癌痛治疗 改善生活质量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9年4月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全省首个社区心理咨询热线现在有点冷
说出心里话 真是不容易
心理咨询师建议:当面聊最有效
  “心理咨询热线开通到现在,电话越来越少,如今一个月也就一两个。”成红梅一声叹息。

  3年前,杭州米市巷街道开出了全省第一个社区心理咨询室,成红梅就是咨询室负责人,眼看着心理咨询室一天天的“败落”,心里真不是滋味。

  其实除了米市巷的社区心理咨询室,杭州其他社区的心理聊天室或心理咨询热线,都有着同样的遭遇——有点冷。

  

  热线不热,一个月只有一两个

  杭州米市巷街道社区心理咨询室开设的目的,就是要让社区居民从家门口步行15分钟就能享受到国家正规心理咨询师的服务。

  热线推出时,媒体作了大量报道,“热线电话从来就没有停过,接得手都要抽筋了。”成红梅说,刚开通那会儿半夜三更都有人打进来诉苦,甚至一个晚上接到6个,几乎没睡觉。那段时间,成红梅走到哪里都觉得电话在响——已经幻听了。

  “往事不要再提”,从去年开始,成红梅很难听到电话铃响了,常常是一个月只有一两个。

  

  五十出头的老人心理问题比较多

  成红梅的社区心理咨询室是向社会开放的,打进电话来的老年人占了40%。“从热线情况来看,五十出头的老人问题不少。”

  这些老人上有老、下有小,甚至还有儿孙代,承担着工作压力、家庭压力。成红梅分析说,有些老人刚退休后,还在外面找到了第二职业,家里的老伴开始疑神疑鬼,怀疑老伴在外面有“花头”,老人呢也很烦恼,认为老伴开始不信任自己。

  也有人是退休后,心理一下子调节不过来,突然感到失落,没人聊天,封闭自己。

  “你想象不到他们有多孤独,需要别人陪他(她)聊天。”成红梅说,老人甚至愿意花上30元钱,来医院和她空聊天,还上了瘾,有时候看到她在忙便转身走了。看着老人的背影,成红梅说不出的难过。

  

  怕难为情不愿心理咨询

  去年6月,杭州沈塘桥社区和网通合作,开设了116114社区总机服务热线,拨通后会根据你的需要,转接育儿、心理、家庭教育、配餐、法律咨询等服务分热线。

  在开通热线之前,社区的办公室电话充当了咨询热线,沈塘桥社区书记郑云就亲自接听了很多回。“可是很多老人话说到一半,又挂了。”郑云说,这些大多涉及家庭、婚姻、情感等问题,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老人们依旧觉得“家丑不可外扬”,不愿意对“外人”倾诉,或者鼓起勇气说到一半又打住了。

  成红梅接热线这么久,竟然很少接到本街道居民的心理咨询,绝大多数来自其他城区、街道,或者杭州以外地区,甚至还有上海、江苏等省外来电。成红梅对此深感困惑,究其原因,除了怕难为情,还害怕自己的隐私会泄露。

  “当然,也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热线电话的号码,我们推广工作还不够,这也是热线越来越冷的原因。”成红梅说。

  

  心理咨询师是朋友,最好当面聊

  “专业心理咨询需要面对面的交流,但是大多数来电,却回避当面咨询。”郑云对这种情况也很无奈。

  成红梅翻翻自己的电话登记本,在记录的来电里,提出上门做咨询的大概只有1/4,最终上门的到目前只有几十位,占来电总数的1/10都不到。这是她的又一个困惑,为什么这些人很想得到心理咨询,却犹豫着不敢上门。

  其实,上门进行心理咨询,就像到社区医院看感冒、配咳嗽药一样平常。成红梅想告诉大家,心理咨询师是大家的朋友,不用担心自己的隐私被泄露,保密是心理咨询师的职业道德。对于心理问题的诊断,不是光听声音就能准确判断的,还需要观察神情,全方位地影响咨询者,所以可以的话最好当面“倾诉”。

  记者 葛辉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老年报 要闻 00001 说出心里话 真是不容易 2009-4-1 48256F6C00202568482575830006CEE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