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盘算了去年的收入后,上虞市潘家徒村妇女徐美琴的脸上漾起了喜悦的笑容。今年她又增加了5只种猪,扩大了自己的庭园经济。
徐美琴是上虞市的一名“留守妇女”,丈夫在外打工,两个女儿已经出嫁。5年前,她在自己的院子内种下了20多棵杨梅树,采购来40只小鸭子,每天清晨还做些水产生意。“去年我的收入在4万元以上,并不比我丈夫少多少。现在只要动脑筋、肯吃苦,在家务农并不比外出打工差!”徐美琴笑着说。
上虞是全省有名的“建筑之乡”,有20多万外出务工人员。在上虞农村,越来越多的妇女加入到了“留守妇女”行列。为提高这些妇女的创业能力,上虞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等相关部门先后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村,为妇女举办生猪养殖、葡萄种植、水产养殖、农家乐经营等培训班。同时,引导农村“留守妇女”利用自家小庭院积极发展小禽场、小作坊、小果园等致富项目,在资金、技术等方面提供服务,先后使1万多名“留守妇女”在庭院“方寸地”做出了“大文章”。
盖北镇联合村妇女谢英芬以前一直闲着没事可做,自从她参加了市里组织的“万名农家女学新技术”活动和“农村创业女能手创业培训班”后,学到了不少种养方面的技术。于是,她试着在庭园葡萄架下套种了榨菜,还试栽了桃、梨、柑橘、石榴、大雪枣、无花果等新型水果。去年,仅35株梨树的收入就达到了6200元。
上虞市还积极发挥该市电器制造、伞件、劳保用品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多的优势,由市妇联牵线搭桥,在农村设立妇女来料加工点,目前,全市21个乡镇(街道)建有妇女来料加工点299家,年加工工资总值约6864万元。庭院经济成为上虞农村“留守妇女”创业的主战场,全市拥有各类妇女种植户600余户、养殖户450多户、“农家乐”58家,年创造产值800余万元。
通讯员 余彩龙 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