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互动
3  4  
PDF 版
· 美丽的春天 金色的服务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9年3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丽的春天 金色的服务
——本报“社区直通车”开进杭州大关东一社区
  3月20日,本报“社区直通车”如期开进了杭州市大关街道东一社区。

  这天,我们是来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法律咨询、家电维修等全方位“金色服务”的。和以往的“社区直通车”活动一样,本趟班车的到来,照样受到了老人们的热烈欢迎。

  

  现场刮痧,民间能手汪美珍的“粉丝”追到了活动现场

  本次活动,我们有幸请到了一位嘉宾——民间刮痧能手汪美珍。

  今年73岁的汪美珍是杭州上马塍社区的名人,她的一把牛角梳是社区居民眼中的“神器”。邻居们有什么头痛脑热,她义不容辞,带上牛角梳,为他人服务,常常是手到病除。

  汪美珍的这手功夫,我们老年报前一阵曾报道过。上周,我们打电话邀请她参加现场活动时,她一口就答应了:“好的,你们老年报组织的公益活动,我一定参加!”

  汪美珍这位民间刮痧高手的参加,也让她的一些“粉丝”追到了活动现场。73岁的叶宝生和76岁的江月莲,就是看了我们的“发车预告”后一路追踪过来的,她们说:“能有机会跟汪老师学点实用的保健小本领,还真得感谢你们老年报啊!”

  为方便汪美珍讲解,在活动现场,我们特意腾出了一个几十平方米的社区活动室,里面电视机、DVD机一应俱全。现场播放VCD片子,讲解了一番刮痧常识后,汪美珍还教了大家几招简单易学的刮痧方法:降血压,刮刮中指的手面;落枕了,刮刮背;发烧了,刮刮脖子;有炎症,刮刮整个手臂……

  还有读者干脆现场体验了一把刮痧的功效。50多岁的时美珍上来就说:“我这两天脚底很痛!”“估计是你年轻时受的风寒,刮‘后脖颈’吧!”汪美珍拿起那把牛角梳在她脖颈上轻轻一刮,时美珍的相关部位立马出现了一片淤黑。随着牛角梳一下下刮过,时美珍连连说:“真舒服!”

  

  量血压、推拿、理疗,最受老人欢迎

  当天,我们也邀请了洪昭光·张永国际养生中心和杭州绿康老年康复医院的医生们,前来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健康服务。

  洪昭光·张永国际养生中心的量血压台前,老人们自觉地排起了长队。“一个上午下来,估计我已经为上百人量过血压了。”头发花白的老医生樊嵩龄说。57岁的陈菊英也在排队之列,她说:“我是从农村来的,来带带孙子。以前,我从来没量过血压。刚刚路过,顺便也来量量看。”“156/90,你的血压有点偏高。明后几天,你最好到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连续去测量一下,如果还像今天一样,那就要吃药了。”樊医生给她提出如此建议。

  杭州绿康老年康复医院派出了两位资深的康复师:熊传军和林咸聪。两位“白大褂”一出场,立马受到了居民们的追捧。79岁的沈伯伯先坐了下来:“老伴说我走路时身子有点侧,你们帮我看看吧。”经验丰富的熊医生往他背上仔细摸了摸,立刻说:“老伯,你的脊柱第四节有点‘成角’,好像是脊柱侧弯啦!”并现场教他一个锻炼方式——伸左手努力举高,每天坚持反复做,能起到一定的矫正作用。几分钟下来,沈伯伯高兴地点着头说:“这个简单,容易做到的。谢谢,谢谢,你们又让我增加保健知识了。”

  来自民间的按摩推拿高手杨铮君,也受邀参加了我们的活动。老杨是2006年杭州市的平民英雄,她的一手推拿绝活至今已为无数人服务过。老人们也在杨铮君这里排起了队伍。杨铮君的习惯手势是往老人们的头部仔细摸。她说:“头顶部位连着身体的很多穴位,先摸头部,我就能大致知晓病人哪里不舒服了。”她一摸71岁的严奶奶头部,就说:“嗯,你的内脏蛮好的,好像有点肩周炎。”随后,但见她一会儿在严奶奶背上、肩上“拍拍”,一会儿给严奶奶做做“抛手”,几分钟的时间,严奶奶就满脸兴奋地告诉我们:“真的,很舒服哎!”

  

  法律讲座、咨询,北京京大律师事务所杭州分所派出强大律师阵容,被老人们团团围住

  这天,北京京大律师事务所杭州分所的律师们,也赶来助阵了。事先我们曾经提醒过他们:“估计对法律知识感兴趣、或者前来咨询的老人,还是蛮多的。”所以,事务所主任胡建敏亲自带队,还派出了任东凯、刘磐山、贾灿辉、褚娇娇和金海燕5位律师,阵容不可谓不强大。他们在现场一出现,立即吸引了老人们的目光。

  先是胡建敏律师的法律讲座。胡律师深入浅出地给大家讲述了“老年人如何防骗”、“如何合理管理自己的财产”以及婚姻继承、房产赠予子女等相关问题,现场几十位老人听得可认真了,有的还记起了笔记。79岁的老党员周梧昌就记录得很详细,“胡律师的讲座涉及老年生活的方方面面,针对性很强,很实用,希望以后能多来来!”

  一边,另外5位律师的法律咨询台前,也是挤满了老人。有的老人是来咨询房产问题的——父亲将房产赠予其中一个儿子后,其他子女有意见了,老人就来请教“如何避免其他子女闹情绪”;有的老人,咨询的则是邻里关系——几年前,一场火灾引起了矛盾,事后一方把垃圾倒在对方天台上,并妨碍对方把房子租出去,老人前来请教“如何打赢官司”……一个上午,律师们忙得不亦乐乎!

  

  志愿者们连称“收获很大”,纷纷表示:“下次,我们还来助阵老年报的直通车活动!”

  我们的直通车活动,也吸引了一些品德高尚的志愿者参与。

  来自拱墅区的青年志愿者曹敦政是位家电维修工。“作为志愿者,我很乐意参加你们老年报的活动,也很乐意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年纪轻轻的他,说话时稍微有点腼腆,但干起活来,可是手脚麻利得很。一个上午,他修好了遥控器、电饭煲、收音机、计算器等,粗粗数了数,总有20来件吧。他说:“今天,能够为老年人服务并不是我的最大收获,我要感谢你们老年报的,是你们再次让我体会了无私为老年人着想的那种精神!”

  浙江省首位角膜捐献登记者、奥运火炬手朱强荣,是位大名鼎鼎的志愿者。当天,他也搭上了我们的这趟服务班车。他说:“这是我第一次进社区进行眼角膜劝捐,也是搭了老年报这趟顺风车啊!”在现场,老朱打出了“省防盲指导中心、杭州市红十字会志愿者‘捐献角膜,奉献光明’”的横幅,吸引了不少人前来询问。54岁的张婉金还当场填写了“公民自愿捐献角膜登记表”,她说:“现在社会上有那么多的热心人在为我们提供各种服务,我们老年人也该尽力回报点什么啊!”一番话,引来了大家一阵热烈的掌声。

  这天,朱强荣带来的几十份“角膜捐献登记表”,很快就发送完毕。这位曾荣获“中国红十字会志愿者之星”的受勋人物,由衷地发出了感慨:“看来,老年报的主题公益活动,是将服务送进了老年人的心坎。下次,你们的活动,我们还来参加!”     记者 沈爱群 摄影 严爱国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老年报 互动 00004 美丽的春天 金色的服务 2009-3-25 48256F6C002025684825757F0018B1AB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