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报牵线组织的“张淑荣东北绣培训班”继续进行,大家高高兴兴地先从绣花朵开始学起。
和以往一样,这次张淑荣所在的杭州文教社区也给我们提供了免费场地和茶水。不同的是,当天培训班的学员又新来了不少。她们都是看了本报的连续报道后陆续来报名的。“张老师真是个热心人,虽然上次开班我没赶上,但我前天一打电话,她就同意我‘插班’进来了。”新学员沈小玲说。
按照“教学计划”,今天学员们学习的是如何绣好一朵花。
和张淑荣一样,这个班的学员中也有不少热心人。在“东北绣”中,要绣好花朵,首先得用复写纸在布料上耐心地“描”好小样。杭州学员汪萍可热情呢,她参照张老师的“描样”,先到小商品市场买来合适的布料,又抽空在一块块布料上描好一模一样的小样。要知道,这种“样”她共“描”了20来块,花了不少功夫呢。“张老师免费教我们本领,我做这点小事又算得了什么呢。”汪萍客气地说。
学习开始了,学员们手捧一块块紧绷在花绷子里的“描样”,一针一线,学得可认真了。张淑荣教得也很清楚,她说:绣花朵,一般先从花芯开始绣起,先是花芯的线条,而后是漂亮的花蕊;花芯绣好了,最后才绣叶子。“这花朵吧,有两种绣法:一种是先给花芯或花叶用线‘圈’好边框,这样中间就比较好绣了;另一种难度比较大,就是绣针落脚点跟着感觉走,且通过线的不同颜色和针脚长短,来表现花朵的色彩层次或形状。”张淑荣说,“至于绣线的走向,都要顺着花瓣和叶脉的自然纹理方向。这样的东北绣作品,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上品。”她边教边示范,学员们都说很有收获。
下周同一时间(周五下午1时),张淑荣的“东北绣培训班”还将在文教社区举行。本报将继续跟踪报道。
记 者 沈爱群
通讯员 王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