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晚霞
3  4  
PDF 版
· 春到溪头荠菜香
· 宝岛感受中国味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9年3月1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春到溪头荠菜香
陈立新
  春回大地。春阳爱抚,春雨滋润,各种各样的野菜钻出了泥土,舒展开叶子,蓬蓬勃勃地生长起来。

  我的童年正逢那“糠菜半年粮”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也曾跟随姐姐加入了这支挑荠菜的队伍。第一天,我看那陡峭山坡上的荠菜长得又密又肥壮,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爬上去,不一会儿功夫就挑了满满一篮。我有些得意地拿去给在田头地角挑的姐姐看,心想到底谁挑得快。这时,姐姐篮子里的荠菜只有我的一半呢!倒是我家邻居翠花姐已拎着满满一篮回家去了。“翠花姐的手脚好利索啊!”我夸赞她。可姐姐却不以为然地说:“不快不行啊!疯瘫在床上的老奶奶巴不得她早点回去呢!”说完姐姐看了看我挑的荠菜,扑哧一声笑了:“你这荠菜只配喂猪吃!”看到我不解的目光,姐姐告诉我,这荠菜有香荠、田荠、山荠之分。香荠最好吃,田荠吃时先要在滚水里煮一下,去掉苦涩味方可食用。山荠最难吃,一般用来喂猪,而我挑的一篮全是山荠。姐姐还教我识别它们的办法:一看朵儿大小,山荠最大,香荠次之,田荠最小;二看叶柄,香荠是扁的,田荠是圆的,山荠不扁也不圆;三看花色,香荠开白花,而田荠山荠花都是黄色的。它们生长的地方也不同:香荠一般长在田头地角,田荠一般长在田里,山荠则在山上。此外,山荠叶子背面长有绒毛,所以也叫山毛荠,香荠则有香味,很好辨认。听了姐姐滔滔不绝的叙说,想不到挑荠菜还有这么许多学问。姐姐小时家里穷,读不起书,早早就帮父母干活,还要带小弟弟小妹妹,而她却知道的那么多,是从山野田间学来的吧,我很佩服。但更使我佩服的,还是听了翠花姐给我讲的那个“互通”的故事。

  “互通”是我们家乡传说中的一尊神。据说它来无影去无踪,如果谁家遭了灾有了难,它会把衣物什么的赈济他们。一天我们又去挑荠菜,路上翠花姐附在我耳边神秘兮兮地说:“我遇到‘互通’了。”我惊讶地问:“‘互通’是什么样子的?可是三头六臂?”翠花姐笑着向走在前面的我姐姐努了努嘴:“就是她,你姐姐,也是我的好姐姐。”“我的姐姐怎么成‘互通’了?”我又急切地问。于是她一五一十地讲了起来。原来,我们每次去挑荠菜时,总是翠花姐先挑满一篮回家去。这样多次以后,翠花姐自己也怀疑起来了:难道自己的手脚真有这么快?每次姐姐为什么老跟在她后面挑?莫非真的有‘互通’来助一臂之力?她决心要弄个水落石出。一次,翠花姐和我姐姐又一前一后地挑着,翠花姐突然回头,正看见我姐姐往她篮里塞一把荠菜。于是,一切都明白了……“原来世上真有‘互通’啊!”翠花姐眼眶里噙着泪花感激地说。回家后,我把此事讲给母亲听。母亲脸上漾出笑容:“俗话说亲帮亲邻帮邻嘛,你姐姐做得对。翠花的命真苦,从小没爹没娘,奶奶又常年卧病在床。我们帮不了她们什么忙,不过是一点野菜啊……”我知道母亲的心与姐姐是一样的。平时我家烧了好吃的东西,母亲总叫姐姐送点去给她们尝尝鲜,翠花姐有事出门时,母亲总是叫姐姐过去照料她奶奶……

  时间如水流逝,如今已几十年过去了。老一辈早已去世,翠花姐后来也嫁到很远的地方去了。从那以后,我也再没去挑过荠菜。只有我姐姐一直住在乡下。她虽已耄耋之年,但腰板依旧硬朗,还常到野地里去挑香荠。每当看到这来自乡间的绿意,我便会回忆起童年时代跟姐姐去挑荠菜的经历,还有翠花姐讲的那个“互通”的故事……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老年报 晚霞 00007 春到溪头荠菜香 陈立新 2009-3-11 48256F6C0020256848257570002AAB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