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坐堂
3  
PDF 版
· 春季重在养脾胃
· 老人节后饮食须“软着陆”
· 明道以养生
· 行气练功保青春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9年2月2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春季重在养脾胃
  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一年之计在于春,雨水节气对自然界的影响重大,对人体“调养脾胃”也有极大的重要性。人体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如营卫、气血、津液、精髓等都化生于脾胃,脾胃健旺,化源充足,脏腑功能才能强盛;脾胃又是气机升降运动的枢纽,脾胃协调,可促进和调节机体新陈代谢,保证生命活动的协调平衡。而人身元气是健康之本,脾胃则是元气之本。明代医家张景岳提出:“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可见,脾胃健旺是人们健康长寿的基础。

  调养脾胃,可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地进行饮食调节、药物调养、精神和起居劳逸调摄。

  饮食调节:春季气候转暖,然而又风多物燥,常会出现皮肤、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等现象,故应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由于春季为万物生发之始,阳气发越之季,应少食油腻之物,以免助阳外泄,否则肝木生发太过,则克伤脾土。唐代养生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五行中肝属木,味为酸,脾属土,味为甘,木胜土。所以,春季饮食应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养脾脏之气。可选择韭菜、香椿、百合、豌豆苗、茼蒿、荠菜、春笋、山药、藕、芋头、萝卜、荸荠、甘蔗等。

  药物调养:要考虑脾胃升降生化机能,用升发阳气之法,调补脾胃。可选用沙参、西洋参、决明子、白菊花、首乌粉及补中益气汤等。

  精神调摄:“凡愤怒、悲思、恐惧,皆伤元气”,因此在精神调摄方面要静心寡欲、不妄作劳,以养元气。

  起居劳逸调摄: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即顺应自然,保护生机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使生命过程的节奏,随着时间、空间和四时气候的改变而进行调整,使其达到健运脾胃、调养后天、延年益寿的目的。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老年报 坐堂 00008 春季重在养脾胃 2009-2-20 浙江老年报000082009-02-200001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