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要闻
4  
PDF 版
· 饱含深情地做好老干部工作
· 我国已有10亿余人
享受基本医疗保障
· 春来野菜香
· 92岁老奶奶和她的三个书记“女儿”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9年2月2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92岁老奶奶和她的三个书记“女儿”
  乍暖还寒,周一的杭城气温骤然降低了10多度,不时下起沥沥小雨。杭州西溪街道下马塍社区的老年聊天室里却温暖如春,社区第五党支部的老党员和部分群众欢聚一堂,吃着花生、水果,喝着热茶,有说有笑,场面十分温馨。92岁高龄的夏连珠老奶奶更是春风满面,围坐在她旁边的正是她的三个“女儿”——下马塍社区第五党支部三任书记陈月珍、朱月华和陈慧君。

  老人家住建工新村13幢。早年丧夫,没有生育子女,老人独自生活已经25年了。虽说年纪大了,身体还算硬朗,经常在小区里散步。别人问她一个人生活孤不孤单,她总会笑呵呵地告诉你:“不孤单,我有三个好女儿陪着我呢。”

  说起她的三个“女儿”,老人的邻居总会竖起大拇指夸上几句,感叹老人好福气。

  夏奶奶结缘“大女儿”陈月珍已经10多年了。当时,在建工居委会工作的陈月珍留意到辖区里空巢老人不少,其中夏连珠是唯一没有子女的孤寡老人。从那时起,陈月珍就开始与老人结成了对子,主动揽下买菜、配药等一大堆活,像女儿一样照顾起了老人的生活。

  陈月珍家和夏奶奶家隔了好几幢楼,不算太近。为此,她放不下心,特意动员夏奶奶楼上楼下的邻居们来关心和照顾老人。在“大女儿”的影响下,邻居们隔三差五地都会看望老人。这些热心的邻居也成了“大女儿”的情报员,老人身子不舒服了或是心情不好了,都会立刻向她报告。

  后来,建工居委会撤销,所在辖区变成下马塍社区。在陈月珍担任社区第五党支部第一任书记的5年间,依然像以往一样照顾着夏奶奶。三伏天,她会给老人端去一碗绿豆汤;中秋节,她会给老人递上一盒月饼;腊八节,她会给老人送去热腾腾的腊八粥……逢年过节,陈月珍都会代表社区给老人送上节日的祝福。同时,陈月珍还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每两个星期就去看望一次,和老人聊聊家常,并且每回都会自掏腰包,捎上一点老人爱吃的水果、甜点。

  朱月华,是社区第五党支部第二任书记。在交接工作时,她收到了前任书记陈月珍的一张纸条,上写“定期上门看望夏连珠”。陈月珍将照顾夏奶奶的“爱心接力棒”传给了新书记,朱月华也就成了夏奶奶的“二女儿”。

  眼看着老人岁数越来越大,“二女儿”一心想给老人找个保姆,好好照顾一下老人的日常起居。为此,朱月华可没少费心,四处打听合适的人选,来来回回看了不下20人,才挑到一个称心的保姆。

  老人平时身体硬朗,就是秋风起,老毛病气管炎会发作。有段时间,老人病得重,朱月华就每天上门看望,陪她上医院挂盐水。气管炎发作时,老人偶尔会闹些脾气,整天闷闷不乐。这时,朱月华就会和老人多聊一会,耐心宽慰老人。就这样,“二女儿”也悉心照顾了夏奶奶3年。

  朱月华离任时,也以相同的方式将这个“爱心接力棒”亲手交到了第三任支部书记手中。

  第三任支部书记陈慧君,也就是夏奶奶的“三女儿”,是从社区第十二党支部转过来的,先前也不知道夏奶奶的情况,同时还开着一家收藏小店,非常忙碌。尽管如此,“三女儿”还是没有把夏奶奶搁在一边。考虑到自己空闲时间比较少,陈慧君决定多给老人买些喜欢的东西,今年春节更是送去了米和油。在老人生日时,“三女儿”特意在蛋糕店买了两个蛋糕,叫上夏奶奶的邻居,一道唱起生日快乐歌,给九旬老人过生日,可把老人高兴坏了。

  陈慧君五六岁就没了亲生父母,没想到在60岁时还能拥有一个“妈妈”。“我会好好孝敬这个‘妈妈’”,陈慧君说,“我没那么称职,做的远远不够,要向她们两个好好学习。”

  “看着老人幸福的笑容,听着她的唠叨,一同体会着她对晚年生活的憧憬,就像是和自己的母亲呆在一起。”这是三个“女儿”的共同感受。

  实习生 俞超春 通讯员 周芳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老年报 要闻 00001 92岁老奶奶和她的三个书记“女儿” 2009-2-20 48256F6C002025684825756200091DE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