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热闹闹的“春节”眨眼间成了“过去时”,子女、孙辈们回家时的“闹猛”场景已成为记忆,老两口的生活又恢复了常态,于是一种莫名的感觉油然而生,“压抑”、“郁闷”主导着老人们的情绪。对此,有人将节后老人们的这种状态称之为“节后空巢综合征”。
家庭的“空巢”现象在时下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子女们长大成人后必定要“成家立业”,必定要有他们自己的一番事业。因而,作为父母,从理论上讲应当为子女们的成熟而高兴。但话又说回来,孩子们自立门户后,毕竟老屋冷清了许多,这也是一种现实,况且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老人们的精神生活。面对这“两难选择”,怎么办?笔者以为要学会找乐子,善于找乐子,排除“精神空巢”的情绪干扰。
其实,笔者接触到一些退休老人,他们说,退休也不见得空闲;他们说,家务事也忙不完。还有不少退休老人就像上班时那样,每天准时到证券交易大厅,又按时离开。他们在交易大厅看股是一个方面,而交流聊天也是一个方面,甚至是一个不亚于“赚钱”的重要方面。而正是这一个“忙”字,冲淡了退休生活中的“闲”,让现实生活中的“空巢”不“空”。当然,退休之后的“忙”也该有个“度”,要忙闲适度,不要过分透支精力。还要说的一条对策,就是社区不妨多组织一些活动,让退休老人走出家门,尽情地享受人生、享受大自然。 读者 顾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