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华的武林路上,有这么一家不起眼的小店,门面很小,招牌很小,屋子里也很小,他的主人是51岁的冉德明师傅。他是上世纪80年代杭州最早一批修表师傅中的一位,25年前开始和表打交道,那时候他还刚刚跟妻子相识。
在与笔者交谈的15分钟里,陆续来了5个老顾客,换电池的,上发条的,换表带的。冉师傅架起眼镜,熟练地一一解决问题。一位赵大伯临走时,还特地对笔者说:“我们都认准他了,表一不舒服就找他,没有搞不定的。”
入门时吃了不少苦
最早,冉师傅其实不是修表的,做车工出身的他,1984年被调到了天津商场钟表部,从此与钟表结缘。当时钟表部把冉师傅派到了天津表厂修理部学习,由于去的时候没有安排师傅单独教他,师傅们都各忙各的,这可把急着学手艺的冉师傅急坏了。他跟厂里的十几个修表师傅套套近乎,斟斟小茶,平日里头不懂的多问。“后来厂里的师傅们个个喜欢我,把绝活都传授给我了。”
直到1992年,冉师傅自立门户了,最早的那批老客户,现在都已经七八十岁了,钟表坏了或者钟表没坏,他们都时不时找冉师傅唠家常,现在冉师傅都能把大家的家底背出来了。
性格开朗乐观的冉师傅一空下来,就看看报纸听听音乐,最大的心愿就是想去外面旅游旅游,海南、桂林、深圳都想去,他希望这个愿望在这几年中就能实现。
每一块电池都写上日期
去年下半年,一位住在和睦敬老院的离休干部,为了换根表带,专门打车到冉师傅的店里,这让冉师傅觉得很不好意思。“他换换表带的钱,还没有来回的打车费贵。”
可老人家说,这不是钱的问题,来找冉师傅,就是相信他,图个安心!这不,上个月,老人家又来回打车过来换电池。
老顾客都知道,冉师傅做事相当仔细,这么多年来,他把每只表拆开修理或者更换电池的时候,都会用铅笔在电池上写上当天的日期,下次顾客再来把表一拆开,冉师傅心里就明白这个手表的“病历”了。
冉师傅名气越来越大,很多老顾客去了外地,都特意再赶回来找他修。“我现在可是名副其实的‘以店为家’,有时候我回家吃饭了,外地来的客人们一等就是1个多钟头,我‘压力’蛮大的,索性一天三顿都在店里解决了。”
从登月牌到卡西欧
“如今戴表的人没有以前多了,戴的表倒是越来越好。”这是20多年来冉师傅做这行最大的感触。
冉师傅刚修表的那个时候,戴表的人比较多,几乎人人都有表。国产的登月、东风、中山都是老百姓喜欢的牌子,价格也实惠,进口表像梅花、浪琴,大家倒是知道的不多。
后来人们开始习惯用手机代替表,用表的人就越来越少了,来找他修表的也少了。再后来,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戴表的人又多起来了,老年人图方便,更多的人则是以手表体现时尚和身份。国产表几乎都被淘汰了,人们热衷于机芯薄精准度高的进口表,卡西欧、西铁城、劳力士,价格从几百块到几十万不等。
最后,冉师傅还教大家几条保养手表的小诀窍:石英表最好在洗脸洗手的时候拿掉,现在天冷了,热水里的蒸汽很容易跑到里面去,夏天也要尽量避免佩带石英表。一般如果不碰到水,基本都不会坏。 实习生 孙雯靖 俞超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