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如今小两口在办喜事之前,都得先领到红本本——结婚证。可这要在半个多世纪前,就是一件十分难得的事。当年有许多夫妻结了婚,可许多没有领取结婚证,特别是在小县城或者农村。
在义乌市赤岸镇柏峰村的杨炳益老人家,就保存着两张55年前的结婚证,它记载着一对老夫妻相濡以沫的浪漫故事。
近日,在杨炳益老人家中,笔者见到了这对老夫妻保管了半个多世纪的结婚证。这两张结婚证是他们于1953年10月5日领取的。结婚证的中央,各贴着一张杨炳益和杨宝琴的一寸照片,结婚证的四周纹饰丰富多彩,除了百年好合、双喜字和义乌县人民政府大红印外,还有红旗、和平鸽、稻穗、石榴等。杨炳益清楚地记着领结婚证前后的一些细节:他们是到区政府所在地赤岸登记的,那时赤岸还没有照相馆。他和老伴走路到10多公里外的佛堂镇上拍结婚照。拍好照,又过了一个星期才取来照片,而后又到区政府文书那里领来结婚证。
杨宝琴大妈说:“证领回家后,我们各自保管放在放衣服的木箱盖子里侧,每次打开箱盖,就能看到它。”
柏峰村老年协会会长杨铭春介绍,杨炳益和杨宝琴是同村人,可以说是自由恋爱,从年轻到老都很恩爱,如今他们去赶集、看戏,总是出双入对,形影不离,实在是令年轻人羡慕。 江胜忠 吕文顺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