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翁歆,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主任兼党支部书记,浙江省十届、十一届人大代表
记者问省人大代表翁歆,今年准备了什么议案?性格直爽的她快人快语:“有关老人的民生问题,我都关注!不一定都以议案和建议的形式提出,但我会找合适的机会说出来。”
作为连续两届的省人大代表,近年来,翁歆提了很多有关老年人的建议和议案。其中《农村老年人养老更需社会关爱》、《让更多群众享受到社会保障》、《建立“爱心护理院”》等,都是从关心、爱护老年人的角度提出的。她说:“我在社会福利中心工作,每天接触的是老年人。自然而然,有关老年人的民生问题,时时涌上心头。作为人大代表,只有时时为我省的老年事业发展‘鼓与呼’,才觉得不枉了这个身份。”
今年,进入翁歆视野的是这么两个问题:“浙江省可否率先推迟退休年龄”和“建立完善、长效的慈善机制”。
就“退休年龄”这个问题,翁歆坦言她已经思考了半年多时间。“从长远看,政府应该考虑这个问题。”她说,就在企业工作的女工而言,按照现行规定,50岁的女工就要办理退休手续,这一从解放初就制定的政策,目前可以考虑予以修改。“且不说人的平均寿命与当初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单从人力资源来说,也是一种浪费;何况,50岁就退休也会造成政府的养老金负担过重。”她说,“从浙江省目前的平均寿命78岁来看,50岁的女同志完全有充足的精力继续工作。实际上,很多办理了退休手续的女同志都在重新就业。”
关于“慈善事业”,翁歆说她前些年曾联合一些人大代表呼吁过,2006年底《浙江省慈善事业发展纲要(2006—2010年)》也已经发布。“我要再次呼吁的,是希望慈善理念能够渗透到每个人心间。”她说。
“世上有一种东西,它比金钱更重要,那就是爱!”翁歆说,“慈善行动是人间的一种大爱,它不在于你捐献的金额有多少,关键在于你是否有这种行动。”她认为,此前人们都已经知道用慈善行动去帮助弱势群体,但尚未建立人人可以成为慈善使者的慈善理念。“举个例子,在老年人中间我们就可以弘扬这种理念,不一定出钱才算,出力帮助别人也可以呀,比如做义工、志愿者。我们可以鼓励老年人,在身体力行的时候先帮助别人,等到自己需要的时候再得到别人的帮助。”她说,“只有建立起完善、长效的慈善机制,社会才会和谐,人间才会真正充满爱。” 记者 沈爱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