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都一个个落实。省财政安排800万元资金扶持敬老院建设,增加床位2000多张;农村五保和城镇“三五”对象集中供养率更上一层楼,分别达到94.9%和99%;集中供养对象人均300元和农村“三老”人员每人每年500元的医疗补助资金全部发放到位。”在1月12日召开的全省民政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省民政厅厅长吴桂英对我省2008年养老服务工作作了总结。
毫无疑问,在构建养老服务政策体系方面,浙江走在了全国前列。《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的下发,进一步明确了“建立健全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覆盖城乡养老服务体系”的总体目标,制定了财政补贴机制和税收等具体优惠扶持政策。
与此同时,我省切实加大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年新增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1.6万张,同比增长10%以上;新建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网点200多个、农村社区“星光老年之家”3700余个。城市社区老龄工作“3587工程”继续深入推进,全省已有2116个社区达到老龄工作规范化标准。
2008年《浙江省实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办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省五保供养工作已经纳入了法制化轨道。前不久民政部召开的全国民政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紧紧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中心任务,以提高“三个群体”(困难群体、优抚群体、孤老孤残孤儿等特殊群体)生活保障水平。民政部还把发展养老服务事业作为今年重点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
2009年工作的新目标则更为大家所关注。首先,要进一步完善低保工作机制。健全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困难群众物价补贴机制和低保家庭定期复核机制,加强动态管理,确保应保尽保。
“看病难”一直是老人最头痛的。对此,吴桂英指出,要进一步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加强医疗救助资金管理,确保医疗救助等资额不低于人均7元,并足额列入各地财政预算。
加大养老服务机构建设,依旧是2009年的工作重点,确保机构养老服务床位数同比增长10%,新建农村社区“星光老年之家”4000个。加快推进城市老年人生活照料网络建设,继续扶持欠发达地区老年活动设施和电大教学点建设。
会上,吴桂英特别指出春节前后的一些重点任务。根据中央的决定,1月9日上午,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召开会议,明确为城乡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这是第一次全国性、大规模的一次性生活补贴的发放。浙江各级民政部门将在1月23日前全部发放到位。对于农村老党员、老游击队员、老交通员,及城镇建国前入党单位享受离退休待遇的老党员,要求组织人员必须发放到位,集中供养的五保对象、城镇“三五”对象必须发放到人。
通讯员 余刚 记者 葛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