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会老,地会荒,书却不会老,不会荒。钟情于书的人越来越多。
老人与书结缘,是一种极好的养生之道。自古至今,以书为友者多能长寿。唐朝诗人白居易活到80多岁,临终前还恋恋握书不舍;南宋诗人陆游老病仍读书不辍,挥毫抒怀,减轻病痛,寿至85岁。现在不少离退休的老人也与书结缘,延长生命,有的还执笔写作,圆了“作家梦”。
人到老年,不仅形态上老化,心理上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产生黄昏感、失落感、孤僻感、烦闷感,情绪变坏,适应环境的能力下降,承受不了精神上的孤独寂寞,有的便一下子憔悴下来。与书结缘的老人则能较快地调整自己的心态,适应新的环境。与书心气相通,心神融贯,反而觉得有了充足的时间,可以坐下来读过去想读而未读的书,写一些过去要写而没能写的话。
霞映残月的清晨,鸟栖蝉鸣的午后,或者摇曳梦幻的夜晚,凭窗独坐,一茶一书一笔,坐地寻游,访密探幽,聆听古人教诲,与今人纸面谈心,书本就起到了一种精神“充电”的积极作用。于是思想开朗,不知不觉中陶冶了情操,丰盈了心灵。在古贤今哲所论述的广袤空间里纵横万里,益心智,发省悟,获兴趣,忘了一切得失荣辱,拥有一份恬淡求知解读人生的心境。
“书自心灵深处香,月从峰峦缺处明”。与书结缘,使人荡气回肠,看到春华秋实、风花雪月;读到阳春白雪、下里巴人;遨游鸿篇巨著,领略秦汉冷月,盛唐乐舞,荷马悲歌,将沧桑人生百态尽收眼底,谛听历史的脉搏,咀嚼人生的甘苦,留下一生经验教训的笔墨,传至后代;任思绪驰骋,以蓬勃的意志去创造未来,朝着健康长寿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