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流程“全接触”
“建设银行小信使提醒:我行已成功从您的信用卡中扣除年费800元,请注意还款日期。咨询电话:2361242。”近日,多位市民称收到该类短信。
这又是一条骗财短信!为了识破诈骗者的真面目,笔者拨通短信指定的电话,与骗子来了一场正面交锋。
笔者先拨通了2361242,接电话的是一位女子,自称是建设银行服务人员,并询问笔者姓名、手机号码和身份证号码。笔者按事先编好的资料告知对方,该女子便称笔者11月1日在建设银行分行办理了透支额度为10万元的信用卡,且已于11月29日激活,随时都可以透支。在笔者反复确定没有办理该信用卡后,该女子称肯定是笔者资料外泄,应立即拨打2360991,向市公安局金融犯罪违法调查科报案。
按这名女子要求,笔者又拨通电话,对方自称是办案人员,并声色俱厉地要求笔者予以配合。在“调查”过笔者提供的资料后,他声称有人利用该账户在云南和贵州等地从事过贩毒,情节相当恶劣,而且由于资料已经泄露,还会继续被使用,笔者将为此承担法律责任和经济损失。为打击犯罪保护自身权益,要赶快拨打010—51653052向北京市银联管理公司联系,请求账户“升级保护”。
随后,笔者拨打了这位“办案人员”提供的电话。电话里,一名男子警告笔者必须完全配合办案,说出所有银行账号和资金。当得知笔者在交通银行有企业账户,资金额巨大后,该男子要求笔者立即到终端机,按其指令,将资金转移到他指定的账号……兜了一个大圈子,骗子终于露出“狰狞的面目”。
电话调查中,笔者提供的姓名和身份证资料完全是虚假的,而该骗子团伙却能“调出”不存在的信息。笔者致电市公安局,得知根本没有所谓金融犯罪违法调查科;而建设银行分行有关负责人也称,根本不存在这个分行。同样,北京市银联管理公司也纯系子虚乌有。
监管不力成“帮凶”
骗子行骗过程中,几个号码成为关键,那么这几个号码究竟是怎么回事?笔者拨通了铁通的服务电话10050。当笔者刚刚报上2360991和2361242,接线员立即告诉笔者,这两个号码都是铁通的虚拟号码,是其“一号通”的产物。而笔者又咨询北京铁通服务热线,同样被告知010—51653052也是不存在的“虚拟号码”。
“一号通”是中国铁通开展的一项电信增值业务。用户可以通过“一号通”号码,将手机、座机等通讯工具的号码捆绑在一起,实现多个电话顺序转接。“一号通”号码看上去是一个普通的电话号码,如该骗子使用的“2361242”,但它是虚拟的,在这个号码下可以绑定手机、办公电话、住宅电话等任意指定的3个电话号码,当有人拨打该虚拟号码时,系统会直接在机房跳转呼叫预先设置好的电话,正因为这个功能,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虽然你拨打的是三个不同的号码,但实际上可能打到了同一部被绑定的电话上。”有电信公司技术人员透露,骗子可以将三个虚拟号码绑定同一电话,然后以不同的人接电话蒙骗对方。“虽然你觉得电话拨到了北京,但实际上被接到了同一个电话上。”对此,铁通公司服务人员却表示,公司只管发号,如果觉得被诈骗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铁通不承担相关责任。
相关专家表示,短信诈骗泛滥,运营商甚至有关部门监管不力是重要原因之一。
联手共筑“防护网”
“信息诈骗活动虽然猖獗,侦破难度大,但还不至于无法侦破和打击。”有学者认为,只要司法机关加大打击力度,有关各方密切配合,这些违法团伙就难逃法网。
除了公安部门打击以外,人们也希望电信部门能运用技术手段遏止和杜绝手机短信犯罪。然而,当前电信运营商主动运用自己的技术和网络控制优势,去防控手机短信诈骗的动作并不多见。“面对手机信息诈骗犯罪猖獗的现实,电信部门应当以公众安全为上,作出更多努力。”有市民表示。
公众则要提高警惕。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判断短信是否诈骗,有一个很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看发信人的号码。
目前,每一家银行都有一个专用于银行短信发送的号码,跟银行的客服热线一样,如建行是95533、工行是95588、中行是95566等。银行发出的短信,发信人号码都是这类号码,而诈骗短信的发信号码基本上是手机号,让持卡人回的电话也往往是一个貌似固定电话的号码。
有关人士说,持卡人一定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用卡常识,用卡前认真阅读有关银行卡使用说明和安全防范要求,并保管好银行卡及密码,不要对外泄露银行卡信息。“即使我们要和客户联系,也不会询问密码这类敏感信息。”
银联相关部门分析,按照往年的经验,年底节假日临近,持卡人用卡机会增多,诈骗案件会不断翻新,更具欺骗性。持卡人要谨慎对待有关手机短信,未经查证核实前,不要与短信提供的电话联系。有疑问可与发卡银行或银联的官方客服热线联系,或者打110报警。
李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