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在海盐县天宁寺附近的一个小广场上,活跃着一支数十人的健身队,为首的是一位身着白色武术运动服,满头银丝的老者。他那矫健的身影,刚柔相济的拳术,无不展示出传统武术的魅力。他就是海盐老年大学传统杨式太极拳班教师甘玉生。
1996年,甘玉生退休后参加上海闵行区太极拳学会,开始刻苦学练传统杨式太极系列,虚心好学又有悟性的他,不久即学到了太极运动的真谛,在协会担任杨式太极拳教练。他在沪返聘工作十年期间,习武从不间断,曾在上海、香港举行的传统武术比赛中多次获奖。
2006年8月中旬,古稀之年的甘玉生离开原工作单位,他从返回故乡的第二天起继续习武,把他那套杨式太极拳带到了海盐。当年9月,他被海盐老年大学聘请为武术老师,向学员们授课杨式太极拳。为了让更多的老年人能学习传统武术,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甘老师除从事课堂武术教学外,每天清晨在天宁寺附近的小广场义务开设第二课堂,建立晨练点。一些武术爱好者纷纷前来学练杨式太极拳。甘老师认真讲解拳术要领,一遍遍做示范,向慕名前来学拳的中老年人传授拳术。
在这个自发形成的晨练点,来学练者不用交费,全部教学活动包括收录机、蓄电瓶、音乐磁带和拳谱复印资料均由甘老师免费提供。这是一个风雨无阻的晨练点,即便在雨雪天气,甘老师照样带领十多位武术骨干队员,来到附近的大栅桥桥廊下习武。近两年来,甘老师以宏扬传统武术、推动全民健身为出发点,坚持每天早早来到广场先练一遍拳、剑,然后按规定时间带领大家集体晨练。
有人问甘老师:“你当这个晨练点义务武术教练,既费力又化钱,图个啥?”甘老师动情地说:“乘我现在身体好,就多教一点,通过教学和培养骨干,希望把我这套传统杨式拳传下去。当教练不收费,也算是我为全民健身活动尽一份力!”董祖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