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学苑
3  4  
PDF 版
· 夏日漫长,听书去
· 人像拍摄要领
· 青田老年大学乔迁新址
· 山东百年老字号“颐寿昌”国药庄落户杭城
· 海盐老年大学学员
义务为老人推拿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8年6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夏日漫长,听书去
杭州西一社区老年书场天天爆满
  一杯茶一张椅,眯着眼沉浸在说书人营造的“历史”中,在老年书场“泡”上一个下午。这样的幸福日子,72岁的陈荣中已经过了两年多。

  在杭州市大关街道西一社区,每天下午,社区老年活动中心二楼能容纳50多人的老年书场总是坐得满满当当。“听书是一种很健康的休闲方式,大大丰富了我们的晚年生活。”陈荣中说,“这里价格是杭州最低的,花1元钱,就可以听一场好书了。”

  2005年底,老年书场正式开讲。“刚开始我们一个星期只开一场,约2个小时。”大关街道副主任范勤说,“但居民们听得不过瘾,后来就增加到一个星期两场。”可是每次“请听下回分解”,都得让听书迷们等上两、三天,天天牵挂着下文,很多人等得心慌。2006年上半年,经社区工作人员多方奔波,邀请杭州评剧团的退休人员前来“坐阵”,书场得以天天开放,老人们乐得奔走相告。

  如今,每天吃好中饭去老年书场占个座位,已成了西一社区老人们的习惯。“每部戏听上两三个月,我在这里已经听了《大红袍》、《包公》、《续小五义》等8部经典剧目。”65岁的沈峥说。年轻时就喜欢听书的他是这个老年书场的“忠实粉丝”。以前,他是杭州各大书场的常客,自从这里开放,他就每天必来报到。他说:“对我来说,每天能够听听用杭州本地方言说的书,真是一种享受啊!何况我还在这里认识了那么多朋友。”

  据了解,与20年前书场布满杭州大街小巷的鼎盛时期相比,现在杭州的书场已经所剩无几。“以前我讲一场书,听的人至少有几百。”说书人陈如传说。66岁的他目前在这个老年书场已经讲了1个多月的《康熙皇帝》,看他的表演,一颦一笑、一惊一怒,不紧不慢、丝丝入扣。“说书讲究精、气、神兼备,只有自己投入到故事中,才能带领听众融入故事。”他说,“前些日子我在别的地方说书,听的人不多,我也没劲。后来这边书场来邀请,我一看几乎天天爆满,也就越讲越来劲了。” 张恬恬 沈爱群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老年报 学苑 00005 夏日漫长,听书去 2008-6-27 浙江老年报000052008-06-27000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