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看电视是最平常的事了。然而在二三十年前,这就是极不平常的事了。
我年轻时,不仅未看过电视,而且从未听说过,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才有所闻,直到1975年才第一次看电视。那是在初夏的一天,我惊喜地知道在灵隐寺后山坡上的杭州电视机厂用买来的样机放电视,真是高兴极了。下班后我抓紧时间吃好晚饭,急忙上路,走上崎岖不平的山路。我一进院门就听到了音乐声,小院里几乎挤满了人,我无法挤到前面去,只好站在后边踮起脚尖伸直脖子,通过人头间的缝隙才勉强看到,这才舒了一口气。电视总算看到了,播的是一个个歌舞节目。看电视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还未看够就结束了。这时我才觉得两腿有点儿僵直不适。在返回途中,我边走边想,电视荧屏虽比电影幕布小了许多,但能在家里看,很方便,心里期盼着自己有一台电视机。
没过多久,西湖牌9寸黑白电视机就上市了,已读书的子女觉得新奇,要求我们买一台。当时我家经济上虽不宽裕,但考虑到看电视除了能娱乐外,还能学习其他知识,于是就决定买一台。然而当时电视需凭票购买,因此,直到1977年我们才买到了第一台电视机。由于种种原因,当时有电视机的人家非常少,因此我把电视机一买回家,消息就迅速传开了,附近的邻居都知道了。我们还未吃好晚饭,有的人尤其是小孩就已经带着小凳在外面等了。当我们吃好饭,摆放凳子时,大家就迫不及待地拥了进来,那情形真像电影院进场。我指点着让小孩坐在前,大人在后,没有凳子的就坐在床上,来晚的只能站在门口,最后我把自己的位置也让了出来,尽量多一个人看。因为来的人都是第一次看电视,电视一放,大家立刻就安静下来,连小孩看得也很认真,一点也听不到嬉闹声。到了炎热的夏天,我们就把电视机放在室外看。过了一段时间,有一天上班后,单位的同志告诉我有“电视放大镜”出售,顿感惊喜,却不知道放大镜是个啥样,怎样放大的。带着疑问,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到店里去看个究竟,经过试放,效果还不错,马上就买了一面。镜子为长方形有机玻璃的,固定在金属丝架上,放在9寸电视机前,相当于12—14寸电视机,这样就能让更多的人看了。这面放大镜迄今保存完好,成为这段历史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