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老年大学里有一对老年夫妻学员,他俩做了13年的同学,一起在老年大学里学习知识、寻找快乐。
13年前,60岁的许时昌、蒋庆云夫妇退休回家。如何让自己的退休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两位老人动足了脑筋。1995年的一天,江山老年大学开设培训班,他俩带着试试看的心情来到老年大学报了名。当时老年大学里只有保健、书法、文艺三个班,两人经过讨论,觉得要么不学,要学就一起学,这样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于是,夫妇俩都参加了保健班。通过一学期的保健知识学习,曾经多病的夫妇,身体健康了许多。以前不懂基本保健常识,一点小病他们就往医院跑,现在能自己处理了。夫妻俩尝到了学习的甜头。
练习书法,修身养性,这是老夫妇的共同愿望。可没有一点书法功底如何才能入门呢?他们在老年大学的书法班上认真听老师指点,虚心向老师、同学请教;回到家里,夫妇俩每天练习,汗水常常滴到宣纸上,手指都被磨出老茧。功夫不负有心人,老许夫妇通过苦练,书法水平提高很快,并多次在全国、省、市的书法大赛中获奖。他们的作品曾获纪念毛主席诞辰110周年“东方红”杯中国书画大赛优秀奖、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老年书画大展优秀奖等。在辉煌北京第二届全国书画艺术大赛中,许时昌获得一等奖,蒋庆云获得二等奖。2005年老许一家还获得衢州市政府第五届“文化艺术之家”和“江山市书画之家”称号。
老许夫妇爱好十分广泛,他们还参加了第一批江山老年大学摄影班的学习。从一开始的傻瓜机,到第二架海鸥,再是尼康,如今用上了数码相机。随着照相机的更新换代,他俩的拍照技术也节节高升。在追光逐影中,他们的摄影记下了三衢大地的风光、民俗。在2001年的老妈妈摄影大赛中,蒋庆云获得了一等奖。
老许夫妇已成为老年大学的佳话,他们在学习上互相鼓励、帮助;在生活上相互照应。蒋庆云有心脏病,许时昌每天把“速效救心丸”带在身上,形影不离地伴随在她的身旁。记得有一次,蒋庆云出去买菜,老许过了很久还不见老伴回家,心急如焚,赶紧赶到菜场,没有看见老伴,急得他在菜场一个一个摊位打听、周围一个一个店铺寻找,最后终于在理发店里找到了蒋庆云。那时的老许已经很累了,还有些生气,但一看到老伴好好地在那里,他什么怨言也没有了。用他们的话说,只要两人能在一起健康、快乐地相伴着,就是最大的满足!
蒋庆云说:“我们到老年大学,一方面是学习文化知识,另一方面是为了交朋友,增加生活乐趣。我们要以积极向上、健康进取的状态让自己活得充实,给后代留个好榜样。”
夏 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