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重建时日本政府首先考虑的是尽快恢复住宅,让百姓有安居之所。其次,日本对需重建的城市和地区有一个总体的规划和预算。
日本在重新规划的时候遵循“生态先行”的原则,会提出一个“战略性的环境总体评估”。这一评估和地质勘探一起启动,并在整个重建过程中始终贯彻。例如,日本都是路让河,而不是河让路,不会为了修路而去改河道;那些不宜盖楼的地方,就空出来种树或者建花园;海边的建筑一般都会留出出风口,以让海风可以吹进城里,使城市里不会太闷热。此外海边还会建设富有自然气息的公共休闲场地。
新城的重建一定要顺应自然,因地制宜,讲究城市美学,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这样才不至于在将来沦为“弱势城市”。除了将公共卫生设施、教育设施和住宅优先建设好之外,商业、工厂等的选址一定要细致地通盘考虑。此外,农民原有的宅基地应该尽量保留,这是对当地原有居民的一种尊重。同时还应该注意城市原有文化的延续,这是“老百姓心中的东西”。
日本土壤污染治理专家铃木喜计曾在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率领一个由300人组成的地震地质污染调查团进入灾区进行现场调查。他认为,地震后的重建过程中,土壤污染治理不可忽视。铃木认为,土壤污染治理一定要先于建筑物的重建,因为一旦地面的房屋建起来了,就会给地下的污染调查和治理带来障碍。
摘自《中国民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