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已经入梅,肠道疾病、风湿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在这一季节都易高发,因此要做好相关疾病的预防工作。
在梅雨期,潮湿闷热的天气非常适合霉菌生长,易导致食物变质发霉,从而引发肠道疾病或食物中毒。薯类、竹笋、西兰花等食品进入梅雨期后,都会暗藏中毒风险。其中,每公斤发霉的薯类就含有高达88毫克的毒素生物碱,而发了芽或表皮变绿的马铃薯,毒素则会增加75倍。人们食用后,会出现恶心、胃痛、呕吐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
最新的医学统计表明,心血管疾病在梅雨期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高。长期阴雨形成的高湿度、低气压容易使人们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从而诱发心肌梗塞、脑中风等疾病。
由于天气阴晴不定、气温波动大,许多风湿病病人关节疼痛的症状在这个季节就会加重。
面对这些问题,应该怎样去应对呢?
专家指出,在梅雨季节,食物食用前应该先进行加热杀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注意调整饮食和睡眠,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充足的睡眠。风湿患者尤其要注意保护腕、肘、肩、膝等部位。运动时应注意晨练不要太早,阴雨天气不要外出运动。中老年人室内运动千万不要选择跑楼梯。研究表明,老年人多走平路对健康很有帮助。
据《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