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往事
3  4  
PDF 版
· 天灾面前
不许饿死
一个人
· “百万大裁军”前后
· 陈云推崇什么样的领导干部
· 刘少奇不敢抽好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6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百万大裁军”前后
  1985年6月4日,北京,人民大会堂。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轻轻伸出的一根指头震惊了世界——中国人民解放军裁减员额100万。紧接着,邓小平论述了百万大裁军和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这一战略性转变的意义。

  早在1984年11月1日,中央军委委员被召集到北京开会,会上,邓小平提出裁军100万,并陈述了他的理由。首先是机构臃肿,每个军区的领导班子有十几名二十名之多,邓小平幽默地说,“打麻将都得凑好几桌”,而且结构不合理,官兵比例是1比2.6,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当时中国军费很少,而军队人数太多,直接限制了军队武器装备的发展和战斗力的提高。

  另一个裁军的理由是基于对国际形势的判断,短期内不会发生大的战争,“即使战争爆发,我们也要消肿”。

  这是一次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立体震荡”。经过这次裁军,原先11个大军区合并成7个,减少军级以上单位31个,撤销师、团级单位4050个,县、市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

  原有11个大军区,最难决定的是成都军区和昆明军区到底撤谁留谁的问题。

  当时对越自卫反击战还没有完全结束,昆明军区是所有军区中唯一还有作战任务的军区。这是保留昆明军区一个很好的理由。

  一开始,昆明军区是有底气的,军区领导也感到坦然。

  在军委一开始的讨论方案中确实也是将两个军区合并,组成新的昆明军区。

  在中央正式宣布最终裁军方案之前,昆明军区已做了接收成都军区的一切准备,连接收后的方案都拟好了,准备拿到北京与大家一起讨论。

  此时,同在西南的成都军区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各级领导忙于找人谈话,了解大家的想法,是去昆明?还是下基层?还是转业?

  成都军区大院里一座在建的现代化大楼停工了,裁军消息传出后,挖好的地基准备填平,在上海定制的两架电梯要谈判退货。

  1985年6月3日上午,中央军委再次讨论整编方案,这是最后一次研究,当天下午就要在全体会议上公布。

  当天中午,成都军区司令员王诚汉就得到了消息:“定了……变了……”

  那天中午,昆明军区的代表和工作人员还如往常一样午睡,睡得很香,但司令员张铚秀和政委谢振华睡不着了。

  当天晚上,成都军区司令员王诚汉给军区司令部发了指示,大楼的基坑不要再回填,在上海定制的电梯暂时也不要退货。保留昆明军区是眼前的考虑,但保留成都军区是长久的战略打算,从战线上看,军区设在成都能兼顾昆明,但设在昆明兼顾不了成都,更顾不上西藏。结果是,两个军区合并,组成了新的成都军区。         据《新京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老年报 往事 00003 “百万大裁军”前后 2008-6-13 浙江老年报000032008-06-1300013;48256F6C0020256848257464001514C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