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近日连续发生的多起以兑换民国币(外币)诈骗案件, 6月2日,瑞安警方发布三级预警,要求市民加强防范。
5月20日,67岁的瑞安市飞云镇人黄某走到该镇马道村第二人民医院前时,一辆黑色桑塔纳车(牌照不详)开到黄旁边停下,车上有一男一女,女的自称农业银行主任,有一批点钞机想放在黄家里,黄上车后在马龙大道遇到一男子,该男子称家人出车祸急需用钱,拿出一叠外币兑换,黄某为赚取差价,从农业银行取出现金9000元与其兑换。后发现这些外币为假币。
5月27日,73岁的莘塍镇人陈某被如出一辙的骗术骗走人民币1.3万元。
5月26日,85岁的莘塍镇人南某途径该镇青年路时,从一辆小车上下来一名操本地口音的女青年,称是南某媳妇的表妹,这时有一外地男青年过来称发生车祸急需5万元,并称要换外币(以400元换100元),该女青年称去银行换可以500元换100元,骗南某可以赚取差价,骗走南某人民币1.8万元。
据了解,从最近发生的同类案件来看,大部分发生在上午,选择对象以老年人为多,作案处所大多选择在较为繁华热闹的路口、街道或银行、公园、商场、超市门口及附近,作案人员一般2-3人,男女搭配。警方分析,此类诈骗主要是抓住受害人贪图便宜和对钱币知识缺乏了解的弱点,以兑换古(外)币赚取差价为诱饵,用不值钱的外币、古币、民国币骗取人民币。作案者结伙作案,其中有人充当急需用钱之人,有人充当银行工作人员,对不值钱的外币进行鉴别,博取受害人信任,后诱使受害人上当受骗;或以问路为名搭识受害人,再请受害人带路,后由其同伙冒充银行人员或其他机关工作人员兑换外币,在骗取事主信任后,再以自己身上带的钱不够为由,让受害人先垫钱,从而骗取受害人的钱财。 夏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