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2月4日,中国地震学家曾经成功地预报了辽宁海城——营口一带的一次7级大震。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7级以上大震做出成功预报,而且迄今为止仍是少数国际上公认的具有科学价值的预报之一。
为什么对海城地震能够做出成功的预报呢?
回答这个问题,应该从1966年河北邢台地震开始。邢台地震后,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临灾区视察,同时向地震和地质部门的研究人员提出了“深入现场调查、抓住邢台不放”的要求。随之,国家科委组织中国科学院、地质部、石油部、测绘总局以及有关大专院校的大批专业人员赶赴现场调查,在震中区及周边进行现场观测和预报研究的探索。1967年3月在邢台东北160公里处发生6.3级河间地震,北京、天津震感明显。1969年7月,在河间东北约200公里处,又发生了7.4级渤海地震。这样,在邢台地震后的3年多时间内,华北北部连续发生了3次大于6级的地震,其发生地点有逐步向东北方向迁移的特点。对这个现象的警觉,构成了海城地震成功预报的前奏。
根据历史资料统计,华北及渤海地区的地震活动,往往会“触发”辽宁地区发生地震,它们之间似乎存在一定的呼应关系。渤海地震后,对华北强震北迁危险的考虑促进了辽宁地震工作的迅速发展,在辽南和辽东地区,还形成了少数微观地震观测点加上大量宏观观测点的“群众性”业余观测网。
从对野外地震地质资料的分析可以看出,辽南地区的金州、庄河、鸭绿江断裂均为活动断裂,其中金州断裂的活动尤为明显。在这个地区还进行过长水准复测,资料表明,辽宁东半岛10多年来表现为东南相对抬升,西北相对下降的趋势,陆地上在营口附近形成一个下降中心,而且在岫岩、海城、盖县的三角地带,大致以海城为顶角,形成两个地壳垂直形变梯度带。这表明这个地区不是一个平静的地区,存在着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危险。1974年,位于金州断裂南段的金台县的水准观测出现明显的异常。北京大学在大连的地磁绝对测量发现,这里的地磁场强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与此同时,辽宁的区域地震活动明显增强。联系海洋部门关于渤海海平面罕见上升的报告和气象异常等方面的信息,在1974年6月华北及渤海地区地震趋势会商会上,地震学家提出了华北是两年内可能发生地震的危险区,京津一带列在首位。6月29日,国务院转批了《关于华北及渤海地区地震趋势的报告》。
从1974年11月中旬开始,首先在丹东、岫岩一带出现多种宏观异常,至12月中旬更为突出。这引起人们对辽南地区可能有较强地震发生的高度警惕。然而,在1975年1月初召开的全国地震形势会商会上,仍只能提出辽南金县、营口、丹东地区较大范围内的危险估计,指不出更具体的地点,而且预计未来地震震级在6级左右。1975年1月底至2月初,大量宏观异常集中出现在营口、海城地区,从2月1日起至2月4日清晨,海城地区又发生了500多次小震。在这样的情况下,由省人民政府决定,发出对辽南地区营口、鞍山、金县等地的临震警报。2月4日晚,当一次7.3级的大地震向营口、海城袭来的时候,有准备的人们早已经在当地政府的劝告甚至强令下,离开房屋来到滴水成冰的室外,军方和医护人员也已经做好救灾准备。地震使房屋建筑及其他工程设施遭受严重破坏,但由于早有准备,震区死亡人数仅占人口总数的万分之一点六。国际舆论对这次成功预报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因为成功地预报7级以上大地震在世界历史上还是首次。
现在看来,海城地震成功预报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围绕辽南地区进行的一系列有根据的、循序渐进的预报,从这个角度说,这次成功是必然的;二是海城地震之前发生的一系列有利于预报的异常事件,从这个角度说,这次成功又是一种幸运。 摘自《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