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庄大掌柜杨秀春是当时中药界的高手。他不仅是外出采购地道药材的“认药”能手,更是加工炮制药和制中成药的内行。他处事精细谨慎,常年食宿在店,每晚自己提灯、巡临店铺角落一遍,方可入寝。他的中药炮制工艺高、标准严,并讲究炮制药材的火候、干净和药效。
“市药志”记载,颐寿昌经营的丸、散、膏、丹有五百余种,半数以上是该店用传统工艺自己制造。品种全,质量高,药效好,销量大,在当地首屈一指。其自制的“颐寿昌药丸”、“颐寿昌药膳”,与“王万春堂眼药”、“颐和堂药膏”颇为百姓称道。
颐寿昌的存药、上药也有其独到之处。他们在店内排列着各种类型大小不同的罩罩罐罐,密封储存,诸如“水丸”、“蜜丸”也从未出现过变质现象。
颐寿昌以名医名药“看病”“治病”久享声誉。开庄以来,颐寿昌有延请名医坐堂之习俗。据查证,颐寿昌在建国前后十几年里,潍县知名老中医杜子九常年任该店门头房医生。店内还规定,不论是坐堂先生还是店外医生处方,一律须用道地药材配方卖药,绝对不能乱用代替药,真正做到药真价实,童叟无欺。所以民间有颐寿昌有名医处方、用道地药材治病之说。由于药店药材品种齐全,极易配方,因而当时社会上流传着:“配药方,颐寿昌。”
颐寿昌还遵循先人倡导“中体西用”思想,凡遇疑难病人一时难以确诊,或劝其上省城找西医,或请西医前来参诊。店内还采购若干如止胃痛西药零售,在当时堪为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