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要闻
4  
PDF 版
· 街道婚姻指导站热线电话火爆
· 天津个人办养老机构
可享贷款和贴息
· 福州贫困群众
可获城市医疗救助
· 看看
跨海大桥
· 赵明振的“文学缘”
· 英国一项研究显示
美国囚犯数全球最多
· 一幅孔子像
半部《论语》文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5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赵明振的“文学缘”
  近日,一部书名为《黑娜》的小说,被列入“21世纪江南作家丛书”,由新星出版社出版。这部文笔清新、充满乡土气息的小说,讲述的是过去那个年代的“乡村爱情”故事。该书的作者,是桐庐县一位八十高龄的退休教师,他的名字叫赵明振。

  赵明振老师退休已20年了。儿女早就在城里买了房子,一次次动员老爸老妈到县城养老,可他始终不肯“出山”,坚持住在老家——桐庐县江南镇石阜村一个叫“水碓里”的小自然村里。他这样做不为别的,只为了写小说。

  “水碓里”自然村原本只有200多人,年轻人一批批出门创业,村里就更冷清了。默默陪伴在赵老师左右的,大部分时间只有老伴。偶尔从山间林子里传出几声鸟啼,更显得四周寂静。可赵老师却喜滋滋地告诉笔者,这里的环境好啊!只有这个地方,才能让他和小说中的人物尽情地“呆”在一起,与“他们”同悲同喜……

  赵老师细述似水年华,笑称自己此生有两大爱好:一是爱教书,教了几十年,算得上是桃李满天下;二是爱写小说,一共写了四部,融进了一生的酸甜苦辣。说到这里,赵老师拿起桌上的新书《黑娜》轻轻地抚摸着,神情中透着慈爱。他告诉笔者,这是他第一部公开出版的小说。

  赵老师家祖祖辈辈都是“斗大的字不识几箩筐”的农民。他的父母为了让他读书识字,吃尽了苦头。肚子里有了“墨水”后,赵老师便有了文学梦。他在学校一边教书,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写稿。他写的稿子在多家报纸发表,虽说都是“豆腐干”文章,但看着自己写的字变成了铅字,那种感觉实在是太好了!

  此后他又迷上了文学创作。在做好教书育人本职工作的同时,他利用业余时间埋头写小说。他当时是5个幼小孩子的父亲,可为了写小说,他常常连星期天也不回家。

  几年后,他获得了双丰收:他所教的班级学生成绩在学校领先;他创作的30万字小说《春催桃李》也获得了一家出版社的好评,让他抓紧时间修改……可他因此却引来了非议,被人批评是“不务正业”。在众所周知的那个年代里,那一卷文稿,不仅给他惹来了数不清的麻烦,而且让家里人为他担惊受怕。他伤心之余,就来了个“焚纸毁稿”,把几年的心血付之一炬,与“文学梦”来了个彻底了断。

  赵老师与文学意已绝,却缘未断。就在他搁笔几十年后的一天,县文联的两位老师找到了他,不仅鼓励他搞文学创作,而且介绍他参加县文学协会。赵老师心底的创作热情再度被点燃。此后,他在县文联老师的指导下,写散文、编故事,并参加了杭州地区民间文化“三集成”收集编纂工作。他的作品多次在县、市得奖……

  不过,他的“文学缘”仍是一波三折:退休后大病了一场,卧床整整8年,不要说写作,就连生活都无法自理。

  凭着顽强的意志,他最终战胜了疾病。摆脱了病魔的纠缠后,他进一步感悟到生命的可贵和岁月的紧迫,于是再次拿起了笔与文学“续缘”。赵老师的创作热情如火山爆发,近年一口气写了三部小说,内容都是以“乡村爱情”为主线,反映改革开放带给农村的巨大变化……

  赵老师说,能与文学结缘,今生幸甚。

  方赛群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老年报 要闻 00001 赵明振的“文学缘” 2008-5-7 48256F6C002025684825743A0017ED8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