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要闻
4  
PDF 版
· 推进老龄事业 共享发展成果
· 省发改委老干部
茶话迎春
· 舟山举行
老干部迎春团拜会
· “还是老底子
的味道!”
· 象山八旬老人 拥有五项专利
· 今日导读
· 因“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
海曙获地方政府创新奖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象山八旬老人 拥有五项专利
  本报讯 象山县82岁的钱嘉禾老先生成功发明了“日照地球现象仪”,日前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近日,象山教学仪器厂正在调试生产线,着手生产他发明的专利产品。

  与普通的介绍地理位置的地理仪不同,“日照地球现象仪”被一个透明有机玻璃球包裹在里面,它不仅能电动旋转,而且地球仪上赤道附近始终有一个红色指示灯亮着。“这个点就是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地球仪上还标注着一年的重要节气,很容易让人看明白地球在自转、公转运动中的日照变化。”教了20多年中学地理课程的李海明说,以前我们所用的日地运行仪大多是地球绕着太阳转的,看不出太阳光照在地球上所产生的自然现象。通过“日照地球现象仪”,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日地现象,掌握知识。

  钱老先生发明日照地球现象仪来自于一个灵感:“要是把天体拉到地球身边,把地球包裹起来。通过地球的‘转转身’、‘摇摇头’两个自转、公转运动,把日地现象直观反映出来那不是更好吗?”为此,钱老先生当上了“老书虫”,成天钻在书堆里,耗在案头上,泡在车间里。功夫不负有心人,日照地球现象仪样品终于出世,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钱老先生年轻时就喜爱科学实验。上世纪50年代初,他在象山南堡中心校任教时,为了培养学生爱科学的素质,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成立了“少年米丘林小组”,学习园艺,引进蔬菜良种进行栽培,效果很好,后来连附近的农民也向他索要良种。1958年,他设计了一种“水稻插秧机”,受到了县农改办的重视,被借调到县农具研究所专门研制水稻插秧机。

  1974年,他在墙头镇舫前完小任教时,设计了一种利用纸板制造地球仪的生产工艺,并试制成功。后来,学校办起了地球仪生产厂。因为有了校办厂的资金积累,那时全校学生都免缴学费。钱老先生说: “现在想起这些,我都会非常自豪,这是科学发明带来的成果。”此后,钱嘉禾的人生就与地球仪紧密联系在一起了。1981年,56岁病退在家的钱嘉禾以墙头中心校的名义创办了“象山教学仪器厂”,专业生产各种地球仪。后来,该厂被教育部认定为教学仪器设备生产定点企业。

  在生产实践中,通过他的潜心研究,充气式地球仪、语音地球仪等5个产品相继诞生,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我72岁时申报的一个发明专利产品,至今已近10年,仍然有市场价值。”钱老先生自豪地说。

  吴晓鹏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老年报 要闻 00001 象山八旬老人 拥有五项专利 2008-1-25 48256F6C00202568482573D90033810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