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学苑
3  4  
PDF 版
· 书法怡情乐晚年
· 江东老年大学
展示教学成果
· 温岭老年大学
举行书画展
· 玉环老年大学
慰问任课教师
· 浅谈行书的特点与创作
· 老年大学充实了生活
· 老来学英语
· 我爱老年大学的瑜伽课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浅谈行书的特点与创作
  中国书法已有纂、隶、楷、行、草五种书体。我平时喜爱行书。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相传始于汉末,即在楷书初步形成时便出现了,到了唐代行书已在书苑中奠定超绝、突出的地位。宋代苏东坡说:“真生行,行生草”,又说“楷书如站,行书如走,草书如跑”。

  一、行书结体的特点

  大小相兼。就是每个字呈现大小不同,存在着一个字的笔与笔相连,字与字之间的连带,既有实连,也有意连,有断有连,顾盼呼应。

  收放结合。一般是线条短的为收,线条长的为放;回锋为收,侧锋为放;多数是左收右放,上收下放,但也可以互相转换,不排除左放右收,上放下收。

  疏密得体。一般是上密下疏,左密右疏,内密外疏。中宫紧结,凡是框进去的留白越小越好,划圈的笔画留白也是越小越好。布局上字距紧压,行距拉开,跌扑纵跃,苍劲多姿。

  浓淡相融。行书书写应轻松、活泼、迅捷,掌握好疾与迟、动与静的结合。墨色安排上应首字为浓,末字为枯。线条长细短粗,轻重适宜,浓淡相间。

  二、行书创作的要求

  首先要懂得鉴赏或创作的要求。一件好的书法作品有三条标准,即理法通达、笔力遒劲、姿态优美。古人云:“寓新意于传统,寄妙理于法度。”“神韵为上,形质次之。”一件好的书法作品,力求达到线条美、结体美、章法美、墨色美,神韵为上。

  其次要认认真真临摹,学会正确用笔,又要敢于突破。临摹要选好名贤妙迹,从读临碑帖中体验古人的心律、节奏、气韵。得之于心,施之于手。主帖要反复读、临,主要是解决笔法、用笔、结体问题。继承是创新的重要基础,创新是继承的必要发展。从“走进去”再“走出来”,从形似到神似,形成鲜明的个人风貌。所谓“采百家花,酿自家蜜”。

  再是,在创作前要充分酝酿。借鉴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对题材、体裁和表现方法等创作构思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对每个字的结体要认真考虑,尽量不出现类同的字或笔画;对章法要精心安排,可以事先打好小样,但在书写时思绪又不能受其束缚;运笔要讲究节奏、力度,前人所谓的“寓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婉媚之内”,说的就是用笔方法的具体体现。吴富民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老年报 学苑 00004 浅谈行书的特点与创作 2008-1-25 48256F6C00202568482573B500120F7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