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你都可以收到很多广告纸和宣传单。这些纸张或许很容易就会被你当作废品扔掉,而对于温州市民间立体剪纸大师张宏欣来说,它们可都是赋予他创作灵感的“宝贝”。
在张宏欣老人的房间里,各种各样的立体剪纸昆虫一一排列,活灵活现。说起剪纸,老人话闸子一下打开了。原来,1958年,21岁的张宏欣创作出了第一件立体剪纸作品,当即引起了文化界人士的注意,也因此被称作“中华立体剪纸第一人”。此后,他为了生计,他将剪纸爱好暂时搁下了。44年后的2002年,在经历了一场大病后,张宏欣重新拾起了剪纸爱好。这回,他的作品不仅仅限于起初的螳螂和龙舟等,瓢虫、飞蛾、知了、壁虎、龙虾……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小动物,在他的剪刀下活灵活现地动了起来。2006年8月,经过一年的潜心创作,张宏欣制作完成了《彩蝶纷飞迎奥运》的主题作品,又一次让人震惊。
再来看看那些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广告纸上,茶壶的手柄变成了一条蜈蚣;取一截花生壳儿,可以用来固定飞娥的头部;装胶囊用的铝塑包装则可以用来支撑蝴蝶的翅膀……巧妙的构思和精细的技艺令人叹服。
在张宏欣看来,技艺精湛固然是成功所在,而豁达的心态则是更大的收获。由于婴儿时摔坏了脊柱,张宏欣的个子一直比同龄孩子差一大截。张宏欣说:“我打小被人瞧不起。读书的时候,有的同学欺侮我,有的邻居也看不起我。后来爸爸告诉我说:‘做人要争口气,要守信用,要有道德。’”这番话令张宏欣受用终身。而他也一直以此来教育子女。
16岁自学裁缝手艺,18岁自学铅墨画像,此后一直从事摄影和照片冲印。每学一门手艺,张宏欣都笃守“业精于勤”的古训,并牢记父亲的教诲。
张宏欣指着墙上自己写的诗句说:“‘时时能忍,知足常乐。’人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有了好的心态就能‘日日开心,健康长寿’。”
如今出门,张宏欣总会带上一个小小的工具袋,里头装着一把剪刀和一把镊子,再往皮夹里塞几张纸。遇到有人索取立体剪纸作品,他总会欣然应允,满足对方。张宏欣表示,残疾人或是生活有困难的人,只要对立体剪纸感兴趣,他愿意毫无保留地将这门手艺教给他们,以帮助他们找到自身的价值。
陈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