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情感
3  4  
PDF 版
· 把一生交给祖国
· 怀念浓浓的豆浆香味
· 在车站派出所
的岁月
· 参加考古培训班
· 邻居有女叫阿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8年1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邻居有女叫阿秋
王则信
  阿秋是小名,大号叫什么,我已经淡忘了。她是邻居大木匠家的小女儿。乡下人称谓木匠颇有讲究:做家杂一类的,统称圆木匠,只有能做寿材的,才能称大木匠。

  “大木匠真有福气,你看他的小女儿长得多秀气!”阿秋初长后,左邻右舍常常这样啧啧称道。

  阿秋的确长得很美,红朴朴的脸蛋上,端正地镶嵌着一个高又直的鼻梁,一对水汪汪的大眼睛活脱脱能说话。嘴很小,厚薄适中的嘴唇终日微闭着,偶尔一笑,就别说有多甜了。加上背后那一条梳得发亮的小辫子,只要她在你面前一站,大人们总忍不住将她拉到身旁逗玩一番。于是,大木匠的家中顿时会传出成年人爽朗的笑声。

  不过,阿秋的美丽并没有给自己的生命带来熠熠的光辉,其中部分原因全在她那个做大木匠营生的父亲。阿秋的父亲倒是个性格豁达的老头,据说给人做寿材本身就是一桩美事,可以荫及子孙,所以大木匠待人总是笑呵呵的。可是,唯独对这个女儿,却显得有点“苛”。大木匠小时念过两年私塾,是村里公认的秀才,照理说粗知文墨的人当知念书之重要。可我们这批同龄孩子该进书院,小学堂里的“长衫先生”挨家挨户做动员工作时,大木匠却像学者似的竟摆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教,任凭先生一劝再劝,硬是不为所动。有一天,我还听见他用苍老、充满喉音的语调反求先生道:“你的好意我领了,女孩子家迟早要嫁人。先生倘要成人之美,待孩子长到十岁后帮我撮合一个婆家。”

  阿秋是极想念书的。自从得知父亲的态度后,足足有一个星期没有见到她的身影。当她再一次站在家门口时,往日的神情已全然不见。她手中拿着一只木筒,上面蒙着一块雪白的细布,低头在扎针线。我想,这定是她母亲叫做的,因为她那身患痨病的母亲能做一手好刺绣,花草虫鱼,无不栩栩如生……

  有一天,她低着头、怯怯地走到我的眼前,说:“你带我进学堂听课好吗?”

  “好!”一看见她那对水汪汪的大眼睛,我还能说些什么呢?况且我与她一样年幼,根本不知道世事的艰难。好在“长衫先生”极明事理,居然接收她为不在册的旁听生。自此,村坊里又多了一个女小学生。

  这样大约过了二三年,阿秋已学会写“寿材”的“寿”字了。一天中午,家门口的埠头来了一艘娶亲的小船,阿秋在她母亲的搀扶下远嫁到海边沙地的一户人家。她一步一回头地走近小船,忽然她塞给我一块布团。小船缓缓前行,变成小黑点,然后不见了。这时我才下意识地打开一直捏在掌心的布团,原来是一方绣有“寿”字的布手帕。

  童年生活像夏天夜晚流星似的逝去了。三年后,我考上城里的一所初中,从此远别家乡。及至大学毕业,回到家乡,我才知道大木匠作古那天,阿秋从沙地赶来给父亲送行,手携、怀抱着三个孩子,脸上爬满了古铜色的、深深的皱纹。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老年报 情感 00007 邻居有女叫阿秋 王则信 2008-1-23 48256F6C00202568482573D30010479A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