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黄家埠镇杏山村有这样一户三代同堂的家庭,父亲腿脚不便,只能慢慢地移着走;聋哑母亲患有精神病;丈夫肾病,不能做体力活;一双儿女一个刚上大学,一个读初中。撑起这个家庭的顶梁柱名叫陈亚利,35年来用她那瘦弱的身子骨撑起了一个不幸的家庭。
陈亚利的父亲年轻时就患有严重的关节炎,经常发病。母亲小时候因病而导致聋哑。陈亚利7岁那年,母亲突然发病,成了“痴呆”。从此以后,为母亲洗澡、洗衣、梳头、剪指甲、侍奉吃饭,全由陈亚利一手操办。在陈亚利14岁那年,命运再次给这个不幸的家庭沉重的打击,10岁的弟弟不幸溺水身亡。父亲失子深受刺激,茶饭不思,身子日渐衰弱。陈亚利忍着泪劝父亲:“家里还有我,我会永远孝顺你们!”
父亲患有严重的关节炎,挑担困难,14岁的陈亚利接过了父亲的扁担,棉花杆100斤挑不动,就挑50斤,一次挑不完,就分成几次挑,稚嫩的双肩经常磨起水泡。父亲的病经常发作,有时一个月一次,有时两个月一次,每当发病,整条腿又红又肿,还发高烧,躺在床上不能动弹,甚至连尿、屎都拉在床上。对此,陈亚利没有丝毫抱怨,而是用细心服侍实践着她14岁那年对父亲许下的“诺言”。
陈亚利的丈夫是上门女婿,忠厚老实。然而命运又与陈亚利作祟,40岁那年,丈夫感觉身体不舒服,医生做出的结论是患了肾结石,石头已很大,打不掉,只能吃中药。为了给丈夫看病,供两个孩子上学,陈亚利不得不加倍工作,白天在这家厂里打工,晚上到另一家厂里上班,一天工作16小时,回到家还得服侍有病的老父、老母和丈夫,总是忙得团团转。
陈亚利30多年来用行动得到了大家的好评,她获得了黄家埠镇第二届“好婆婆、好媳妇、好儿女”评选的“好儿女”奖,并被评为余姚市残疾人好亲友和余姚市孝心敬老奖。张 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