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晚霞
3  
PDF 版
· 恩爱夫妻
· 丈人的爱好
· 父母的爱情
· 戒烟琐记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8年1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戒烟琐记
陈冲范
  年轻时,我十分讨厌烟味,看见同事们边抽边咳那副窘相总要发话,力劝戒烟。当年教研室里有个小王,一次跑到我跟前,悄悄向我借钱:“烟没了,借两元应应急。”我照例是一二三四五,历数烟之害,接着正色道:“你去买书买米我借你,买烟不借。”大凡嗜烟的人,有时顾不了尊严,他忙改口说去买本资料书,我这才递钱给他。正在屋隅的女王老师笑起来:“你真逗,他拿了钱就跑,还不是一样去买烟?”“不一样!至少我道义上不支持他抽烟。”这就是四十年前的我,不要说自己一“烟”不染,也以劝人戒烟为己任。

  时过境迁,谁会相信我这个劝戒者竟也抽上了烟,而且一抽就是三十个年头。

  我沾上烟很冤。正是“文革”时期两派斗争刚露端倪的当口,我在一所公社中学教书,公社机关里面,寥寥十几号干部,也暗分两派,各自蓄势待发,局外人的我怎知其中曲直。公社的张文书也是教师出身,我与他有过几次往来,哪知祸由此起,我被对方派误认为是张文书派中成员。“文革”时期有个常用词叫“口诛笔伐”,张文书正经是个笔杆子,我虽说手执的是粉笔,但总归也是笔,两根笔杆子捆在一块“笔伐”,在他们看来,那是如虎添翼呀。鉴此,张文书的对立派来了个未雨绸缪……那时对付教书的还不容易,凭借他们手中的一点点权力,立马把我传唤进了不能回家的学习班,天天学习经典著作,触及灵魂写体会。

  被限制了自由,我常因委屈而烦躁不安。一日“学友”向我递过烟来,我接住了,并点上抽起来。这是我生平的第一根烟。烟呛人,我也知道它不能解忧,我抽它完全是为了表达胸间忍无可忍的愤怒。在缭绕的烟雾中,我眼前的世界和我的许多信念一起模糊。第二天我托人也买烟,自抽、回敬,这套程序无师自通。

  后来我出来了,来接我回去的同事见我手指上夹根烟感到十分吃惊,那情景省去了许多问讯的话题。光阴在阴云笼罩中荏苒,烟也就这么一直抽着。1976年10月,“四人帮”垮台了,万民欢腾,妻子这才发话:“高兴了,戒烟!”她哪里知道,这烟愁时要抽,喜来也要抽,那一晚我们几个好友相聚一块,在烟雾腾腾的房间里,又喝又抽欢度通宵。

  有时我边抽烟边思量,我一个穷教书的,收入本不高,近一半钱拿去买烟烧成灰,真可惜。好在我肯低就,只拣劣烟买。那时烟还不带嘴,我晚上写点“豆腐干”,消耗量大,总是后一根套着前一根的烟屁股,充分利用烟丝的能量。想起当年我劝人戒烟的情景,我也几次给自己下戒烟令,但总觉得手上没一根烟点着,笔底下也出不了文章。

  我最终彻底戒烟,缘于一个睿智老人的几句话。八年前的某一天,我在杭州虎跑动物园正看猴子嘻闹,游客把花生、糖果抛进去,小猴子抢着剥了吃,突然有人把半截香烟丢进去,老猴子捡着马上叼在嘴上,反背上肢,学着悠闲踱方步,那模样跟人毫无二致,惹得围观的人群笑声不绝。这时我身边的一个老者自语般说:我们笑猴子,天上的神仙也在笑话我们哪,人间怎么有这么多人嘴巴上搁着“二寸半”……

  话语平淡发人深省,回家后我沉思许多,觉得必须戒烟了,万不能像猴子那副德性,让人间的智者、让天上的神仙笑话……

  自此,我抽了三十年香烟的历史划上了终止的句号。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老年报 晚霞 00008 戒烟琐记 陈冲范 2008-1-16 48256F6C00202568482573CB00358E2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