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旅游
3  4  
PDF 版
· 万年冰川在我脚下
· 北京将重现百年前
“水穿街巷”景观
· 春节出境游 慎选旅行社
· 滑雪装备一览
· 反季节出游拉动
冬季旅游市场
· 亲子大军提前出游
· 太阳岛上欢乐多
· 新疆正式启动
冬季冰雪旅游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8年1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万年冰川在我脚下
——登玉龙雪山有感
  去年年底,我参加了新世界旅游公司组织的老年旅游团,赴云南的昆明—大理—丽江旅游,饱览了高原的风光和少数民族风情。最感自豪的是以83岁高龄,登上了玉龙雪山的4686米高峰。

  我们一行24个老人,于8日凌晨从束河古镇乘大巴上山,我从车窗向外仰望,见心仪已久的雪山雄姿展现在眼前,果然雄奇壮丽,气势磅礴,巍巍高耸,彷佛要刺破蓝天。

  大巴停在海拔3396米处的山腰,换乘索道缆车,经过15分钟,上升到达4506米进入景点。我在步出缆车双脚着地时,就感到有些晃晃悠悠,站立不稳,缺氧加上气压低,使我一时没有适应过来。导游提示我们,走路行动要慢,说话要少,尽量节约氧气。我逐渐适应后,抬头向西南方仰望,只见高峰削壁千丈,似玉笋烁金,在阳光下辉映,再向远处望去,群峰苍苍朗朗,晶莹明澈。正惊叹间,见东坡的山腰,一缕薄云袅袅升起,如絮如烟,幻出万般风韵,瞬间又飘忽不见。导游指着南边的一个山峰说:“你们看,有一条绿色的带状,就是万年冰川!”有人惊喜地说:“看到了!看到了!”我因眼力不济,没能辨认出来。置身在这奇异景观里,我只能用震憾和惊叹来形容当时的感受。

  雄伟的雪山似乎鼓舞了我的斗志,我准备向最高景点迈进。还没有走出多远,就感到举步十分困难,越向上台阶越陡,每跨一步异常的费力,心跳在加速,大口吸气仍不够用。此时我想既然决心已下,就一定坚持到达终点。这样走走停停,经过两处立着红牌的休息点时,有些人开始知难而返了,我在思想上斗争起来,是否再继续攀登?俗话说“为山九仞”岂能“功亏一篑”,于是决定继续上去。幸好在登山前备有两小罐氧气罐,感到实在不能坚持了,就打开小氧气罐,走几步吸几口。直到把两小罐氧气吸完,仰头往高处望去,到终点还有50多米,我们不顾一切,作最后的冲刺,终于到达了终点。这时心头顿时涌起一股莫名的兴奋和喜悦,心里说:“登山成功了!4680米,已经踩在了我的脚下!”

  在这海拔4680米景点上,是个约有50平方米的平台,一面鲜红的国旗迎风飘动,还分别设有一个饰有藏式花纹的转经轮和一些藏族供神物品。在台上已有20多个先我登上的年轻人,他们个个喜形于色,欢呼或抢拍镜头,见我这个83岁高龄的老翁也登上来了,莫不钦佩不已,纷纷拉我合影留念。受着年轻人的感染,我也高歌起来:“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兴奋之余举目向四周望去,见这里的雪山别具风姿,山坡上的积雪如同折扇一般,层层叠叠向远处延伸不见边沿,仰视蓝天,天宇蓝得黑沉沉,蓝得有些醉人,置身此境,如梦如幻,真有销魂夺魄之感。

  不知不觉间,这次攀登竟花了近两个小时,把山下的导游等得焦急万分,频频用手机向山上急救站查询,担心我出了什么意外。

  这是一次有超越极限味道,挑战自我,足以自豪的壮举。                陈煜轩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老年报 旅游 00005 万年冰川在我脚下 2008-1-16 48256F6C00202568482573C500035007 2